本篇文章1344字,读完约3分钟
中国第二卷海图阅读问题。
阅读重庆卷中的图表。
7日,《国务院关于深化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颁布后,全国考生迎来了第一次高考。“作为与社会现实关系最密切的学科,高考语文进一步体现了今年高考内容的改革方向,坚持以李德树人为核心,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创新能力。在考试的基础上,我们继续改革和探索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中文命题组专家介绍。

今年的高考语文改革,具体的变化在哪里?记者采访了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刚以及命题组的专家。
内容改革
快速阅读,深入思考,注重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综合性和应用性高度统一的学科。据语文命题组专家介绍,高考语文是为了突出阅读和表达的核心素养,检验学生运用语言和思维工具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文知识。

阅读和表达能力是语文为其他学科提供支持的基本功能。今年的高考语文阅读不仅考查了学生理解课文、筛选信息、欣赏和评价等精读能力,还提高了快速阅读能力。《北京卷》使用了三篇各约1000字的书面材料,突破了之前约1100字的社会科学文章,要求考生快速筛选信息并回答问题。同时,国家和省卷的语言表达试题不仅对传统词语的使用、句子的表达和语境衔接的恰当性进行了考查,而且要求更高。如上海卷要求小说情节的补充,湖北卷《水中天鹅》的图文转换问题,都体现了表达能力的基础性作用。

今年高考语文试题继续使用贴近社会现实的试题材料,如国家卷《电子商务网上购物》、《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一带一路》、国家卷《食品安全》、《环境安全》、安徽卷《亚洲投资银行》,将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中国现实,理解试题背后的深层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体现高考语文的综合特征。

值得注意的是,高考语文拓宽了命题的视野,注重引导考生独立思考,深入探究自然、社会和生活问题。尤其是上海的《刚柔并济》、广东的《人与自然》、浙江的《人物与文学》等作品,都注重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检验。

试题创新
图表阅读题和图形转换题成为测试阅读表达能力的新渠道
创新考试设计是实现考试内容改革的必要手段。今年的高考语文科目对应用题和作文题进行了试题创新设计。在大数据时代,除了文字,从图片、表格和数据中获取和处理信息正成为阅读的新常态。在语用话题上,图表阅读话题和图文转换话题测试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该国两卷本的务实主题“联合我们的力量”展示了一只插着橄榄枝的和平鸽。鸽子由许多国家的旗帜组成。学生应该根据图表读出各国共同努力维护和平的道德。江苏“保护水环境”、“中国遗产”、重庆“儿童异地时间分配”示意图、湖北“南水北调”路线图等国家标志性人物都在阅读文本选择多元化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同时,今年的作文测试明显增加了任务驱动取向。例如,国家卷中的作文题拓展了材料的功能,不仅激发了考生的思维和写作欲望,还通过增加任务型教学起到了指导写作任务的作用,使考生能够在真实情境中区分关键概念,进行多维度的对比论证。例如,《国家卷一》要求考生给“女儿报告”事件的当事人写信,谈谈问题和原因,《国家卷二》要求考生在思考“当代风格人物”评选标准的基础上选择最佳人选,这将引导考生写出具体明确的要求,从而更有效地避免重复和通融,实现应用层面写作能力的考核。作者:赵娥那
标题:教育部专家解读高考语文命题:阅读表达要求更高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557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