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14字,读完约3分钟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于1969年创立的特别提款权(sdr)制度是一种超越主权的货币制度,也是一种为促进国家间货币交换而建立的制度。该体系旨在解决布雷顿森林体系中存在的问题,防止国际货币和金融危机。然而,正如我们所看到的,美国决定放弃布雷顿森林体系,这导致了20世纪70年代大规模的世界金融危机。虽然特别提款权制度为各国的货币结算提供了解决方案,但迄今为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制度并没有形成良好的国际结算秩序,也没有解决国际货币结算中的不平衡问题。

特别提款权是一种根据各国的经济总量计算货币权重,然后设计一种超越主权的特殊虚拟货币的制度。这种货币体系试图解决世界主要贸易国之间的货币价格比较问题,同时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贸易结算提供货币中介。

可以看出,特别提款权制度制定时,美国在世界上的贸易总额相对较大,因此美元在特别提款权中的比重相对较大。虽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根据各国的贸易发展进行了调整,但总体上,由于特别提款权制度设计基础的根本变化,特别提款权的货币交换价值和货币储备价值逐渐消失。

一方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了改革特别提款权的计划,因为各国的贸易总额发生了很大变化;另一方面,特别提款权制度存在的问题导致发展中国家在货币结算过程中遭受巨大损失。发展中国家改革特别提款权制度的呼声越来越高。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贸易总额在国际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的结算能力也越来越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人民币被拒绝纳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那么国际贸易的总体形势就根本无法得到反映,当然,特别提款权作为货币交换中介的作用也无法得到加强。正因为如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多次提议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的货币篮子。一方面,它可以增加特别提款权对中国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它可以客观地增加特别提款权存在的合理性。

一些中国金融专家希望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篮子货币的根本原因是为了增强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但是,恕我直言,建立特别提款权制度的目的是加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作用,巩固西方发达国家在国际金融领域的主导地位,即使人民币成为特别提款权的一篮子货币,也未必真正发挥作用。

中国应努力摆脱国际金融市场的货币螺旋陷阱,规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设计的不合理制度,规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作为货币中介的结算机制,最大限度地维护中国的利益。

(作者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标题:中国应摆脱货币螺旋陷阱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560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