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354字,读完约8分钟
“事实比虚构更离奇”,这是一句描述当前经济形势的英语谚语。
在过去的两个月左右,美国经济就像过山车一样。首先,复苏迹象强劲,美联储提高了利率。然后,根据5月29日发布的最新经济数据,美国经济在今年年初收缩了0.7%,这通常只发生在衰退期间,复苏的希望逐渐消退。然而,在第一季度,不仅美国经济表现不佳,全球其他经济体的表现也不均衡。

下降是有记录的
荷兰是全球服务贸易的主要进口国和出口国,多年来一直名列世界服务贸易前十名。荷兰经济政策分析局是经济事务部的一个下属部门,每月公布96个国家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进出口贸易额。CPB最近发布的最新《世界商品贸易监管报告》称,今年第一季度全球贸易出现自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大跌幅。

自2005年以来,Cpb已经设定了一套贸易指数标准,初始值为100。最新报告显示,该指数从去年12月的峰值140.0下降了0.1%,至今年3月的136.5。此前,该指数也出现下跌,1月和2月分别下跌1.7%和0.7%。尽管下降幅度正在减小,但从峰值下降3.5个百分点是金融危机以来最大的降幅。

中国央行还表示,3月份全球贸易额环比下降0.5%,第一季度整体下降0.8%,表明经济复苏明显放缓。报告还显示,一季度,亚洲发展中经济体进出口大幅下滑,出口下降4.5%。美国的进出口也下降了,而欧元区基本保持不变。只有中欧和东欧的出口增加了,而日本的进口增加了4.5%,这主要是由于4月份税前消费突然增加。

只有调查数据可能无法显示全球贸易下降的具体趋势。一些专家分析,从与欧美、中国和日本有着密切贸易关系的韩国的主要数据可以看出,当前全球贸易形势比金融危机前更为严峻。

韩国是一个巨大的出口导向型经济体,被外界誉为全球经济的“温度计”。今年5月,中国出口同比下降10.9%(以美元计),这是自金融危机以来最大的同比降幅,进口也同比下降15.3%。尽管有人将原因归结为日元大幅贬值导致韩国商品竞争力下降,但英国研究机构资本经济(capital economics)的分析师加雷斯·皮耶(Gareth pierre)认为,这不是主要原因,但全球市场需求疲软是韩国出口大幅下降的原因。

“如果日元贬值使日本出口商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那么韩国的出口水平应该比其他亚洲国家更差。事实上,在过去的几年里,每个人都过得很艰难。”加雷思皮革分析称,尽管以美元计价的韩国出口大幅下降,但以韩元计价的韩国出口上月也下降了逾3%。可以看出,汇率变化不是影响贸易量下降的主要因素,但关键因素是全球需求疲软。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称,由于美元升值和油价下跌的影响,2015年第一季度,以美元计算,七国集团和金砖国家之间的国际贸易额大幅下降,出口同比下降7.1%,进口同比下降9.5%。

根据该机构的报告,美国出口下降了7.1%,而进口下降了4.2%,部分原因是美国西海岸港口的劳资纠纷。英国出口下降了12%,进口下降了9.5%。日本出口下降了3.5%,进口下降了9.8%。在欧元区,德国、意大利和法国的进出口总额均大幅下降,但以欧元计算,这三个国家的进出口总额均增长了约1%。

在金砖国家中,印度的进出口总额下降了20%,为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最低水平;中国进口下降14.3%,出口下降2.7%;受欧盟制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以及油价下跌和卢布贬值的负面影响,俄罗斯进出口额行业降至2009年第一季度以来的最低水平;南非的出口下降了4.7%,而进口下降了4%。此外,印尼出口下降7.1%,进口下降4%。

高盛(Goldman Sachs)预测,大宗商品市场的疲软和中国经济从投资向消费的转型将抑制干散货贸易,从而拉低运输价格。据预测,全球贸易将持续放缓,直至2020年。占全球海运总量15%的马克线(maerk line)首席执行官索伦·斯库(Soren skou)表示,目前世界上唯一的亮点是美国,其他国家的贸易量正在放缓,这将导致全球经济增长继续疲软。

最新数据显示,美国的贸易额也不稳定。根据美国商务部6月3日发布的一份报告,经过季节性调整后,美国4月份的贸易赤字收缩了19.2%,从3月份修正后的506亿美元降至409亿美元,好于市场观察调查的经济学家预测的435亿美元的平均水平。该报告还显示,美国4月份出口增长1%,至1899亿美元,创下今年的新高,但进口下降3.3%,至2308亿美元,这意味着需求仍然相对疲弱。

分裂的时代即将到来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呈现出“低增长、低需求、低通胀”的特点,全球贸易增长与此前的全球复苏阶段相比极其缓慢。一些专家表示,全球贸易正进入“碎片化时代”。

香港贸易发展局研究部主任尼古拉斯?关6月2日说,世界正在进入“新常态”。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跨境资本流动有所下降。由于gdp增长疲软等因素,全球贸易量也开始逐年下降,甚至低于20世纪的增长率。他认为引人注目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和亚太自由贸易区都有潜力取代世贸组织。随着这些机构的迅速扩张,世界贸易进一步分化和分散。

总部设在日内瓦的世贸组织也在4月份发布了一份报告,称自1990年以来,全球贸易额年均增长率为5.1%。从2012年到2014年,全球贸易增长率连续三年低于3%,年均增长率仅为2.4%。据估计,2015年全球贸易仅占3.3%。

世贸组织指出,近年来全球贸易增长疲软主要是由于金融危机后经济疲软。2014年和2015年初贸易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是新兴经济体增长缓慢、发达经济体复苏不均衡以及地缘政治冲突不断升级。此外,包括原油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也对国际进出口贸易额产生影响,汇率的剧烈波动也使贸易形势和贸易前景更加复杂。

货币也是抑制贸易增长的关键因素。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和全球银行间金融电信协会(Global Bank Financial telecom Association)的排名,人民币已进入全球交易量最大的十大货币。交易平台Ebs今年早些时候表示,人民币已成为去年交易平台中贸易配额最大的五大货币之一。然而,专家表示,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没有受到影响。

然而,尼古拉斯?关预测,在未来30年里,没有一种单一货币能够主导世界贸易,而这种新的全球金融架构将使贸易气氛更加分散。目前,美元在全球贸易中的主导地位帮助该国在地缘政治问题上制裁某些国家、企业、银行和个人。他认为这种情况在短期内很难改变。

不稳定的汇率也会给全球贸易带来相当大的波动。根据美国银行美林的统计,自雷曼兄弟破产以来,全球央行已经降息多达558次。因此,即使美联储只是稳步小幅加息,也会给全球金融体系带来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将导致美元汇率大幅上升。一旦美元强势回归,将直接给一些美国出口商和跨国企业带来损失。

美联储加息无疑已成为全球贸易的另一个障碍。市场分析预测,随着美联储加息的临近,今年新兴市场的资本外流将变得更加严重,尤其是对巴西、印度和土耳其等财政和经常账户双赤字国家而言。

谈到未来的贸易机会,尼古拉斯?管建议,金融家应该重新调整对发展中国家的预期,尤其是古丝绸之路沿线经济体的战略应该细化,因为中国已经投资数千亿美元来振兴“”,商机不言而喻。这一战略将影响65个国家的约44亿人口,并将把中国与东南亚、中东、欧洲以及可能的非洲联系起来。

然而,欧洲市场可能会成为未来的一个亮点。有迹象表明,欧洲新兴经济体的贸易额增长已经恢复。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和捷克共和国已经巩固了它们在汽车、机床和工程部件方面的生产能力,现在它们正在向正在复苏的欧元区出口越来越多的产品,尤其是德国。今年第一季度,捷克的年化GDP增长率接近12%,堪称全球表现最佳的经济体。

相比之下,亚洲的经济增长令人失望,特别是泰国、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原因是国内因素;菲律宾和越南表现相对较好。受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的影响,拉美仍深陷债务泥潭,经济也陷入衰退。

业内人士表示,中国在“新常态”下面临的诸多挑战短期内不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但长期来看可能形成一种逆向机制。例如,“一带一路”战略和自由贸易区战略有望成为下一步对外贸易的新增长点。
标题:碎片化影响全球贸易复苏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562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