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12字,读完约3分钟
最近展示的“彩虹鱼”载人深渊概念模型与实际尺寸的比例是1: 1。潜水设备投入使用前,必须经过压力缸测试,以确保万无一失。图中,高约2米的压力缸重10吨。水池注满水后,有十几米深,用来模拟海底环境和测试潜水产品的质量。载人潜水器母船“张謇”正在浙江温岭建造。它长97米,宽17.8米。它配备了实验室、声学设备和甲板设备。它集载人潜水器母船、远洋科学综合考察和深海工程作业支持三大功能于一体。水库旁的监控室配有一个大型电子屏幕,可实时监控实验进度。“彩虹鱼”船舱可容纳三人。由于空的限制,人们只能盘腿坐在船舱里。“彩虹鱼”有两个机械臂,其中一个用来抓取海底土壤和植物的样本。彩虹鱼的另一只机械臂用于照明和摄像,并直接观察海底地形及其动态。着陆器模型也在深渊科技移动实验室模拟中心展示。着陆器相当于带照明、照相机和其他仪器的三脚架,非常节能。它们可以在海床上一次工作几周到一年,捕捉海洋生物,并长时间探测海床板块的运动和生物行为。深渊科技中心主任崔伟成教授是彩虹鱼项目的总设计师。此前,作为蛟龙号的第一位副总设计师,他成功跳水7035米。“彩虹鱼”项目研究组有10名博士和博士后,3名硕士和1名本科生。许多关键成员参与了“蛟龙”的核心设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覆盖地球表面70%的海洋中,有一个被科学家称为“深渊”的区域。最浅的部分水深约6500米,最深的部分可以“淹没”珠穆朗玛峰。人类对此知之甚少,有一种“彩虹鱼”想知道答案。

“彩虹鱼”的全称是“彩虹鱼”载人深渊项目,由一艘科研母船“张健”号、三个登陆器、一艘无人潜水器和一艘载人潜水器组成。首次采用“私人资本+国家支持”的新模式来促进研发。上海海洋大学深渊科技中心负责登陆器和潜水器的开发。上海虹鱼科研船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

近日,《国际金融新闻》记者来到上海海洋大学深渊科技中心,了解项目的最新进展。堆满图纸和电路板的小办公室;大型展厅、全尺寸载人深渊概念模型和登陆器免费向公众开放;几公里之外,辅助设施如总装车间和压力缸加工设备正在建设中。

据记者了解,科研母船“张謇”已在浙江温岭的一个船厂建造。计划于明年3月1日发射,并前往马里亚纳海沟等水域对深渊进行科学考察和研究。
深渊科学是一门海洋科学,专门研究6500米以下深沟的物理、化学、生物和生态。目前,只有美国、英国和日本有这方面的科学家。深渊科学家最想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为什么生物能在巨大的压力下生存;深海生物中的新化合物能否用于开发新药;引发海啸的地震是如何产生的;地球上的生命是否起源于海沟。据“彩虹鱼”项目总设计师崔伟成教授介绍,“上海深渊科技中心的探索将填补中国深渊科学领域的空空白。”
标题:“彩虹鱼”的“深渊”梦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564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