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68字,读完约3分钟

之前的收购规模不大,却成了嘉华化工股份有限公司ipo的罪魁祸首..中国证监会网站上最新披露的信息显示,嘉华化工多年前收购上海袁波一事存在诸多疑点,但相关信息并未完全披露,最终使公司的ipo梦想破灭。

佳化化学IPO搁浅祸起“过桥”收购

今年3月4日,嘉华化工的首次公开募股申请被证监会审批,最终被驳回。尽管当时的反馈信息没有明确指出公司被拒绝的原因,但它列出了独立选举委员会会议提出的四个主要问题,包括内部控制制度和资本交换。

佳化化学IPO搁浅祸起“过桥”收购

中国证监会网站近日披露的《关于不批准嘉华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募股申请的决定》披露了嘉华化工首次公开募股是否主要与其收购上海袁波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有关..

佳化化学IPO搁浅祸起“过桥”收购

独立选举委员会指出,2011年7月,嘉华化工计划收购上海袁波,但由于可能构成上市障碍而放弃。2011年8月26日,公司实际控制人曲的朋友以货币出资50万元设立烟台华诺,提前收购上海市,收购金额为人民币16,910,100元。烟台华诺收购整合上海的资金大部分是向瞿借款,没有签订书面借款协议。另外,根据反馈回复材料,在2012年8月无意继续经营上海,但2012年6月27日至2013年9月17日,向屈借款共计3100万元,用于“年产4万吨环氧乙烷深加工产品改造项目”,与嘉华化工主营业务相同。2013年11月25日,上海袁波股权协议签署。公司完成股权收购并支付收购款后,瞿收到还款款共计3150万元。

佳化化学IPO搁浅祸起“过桥”收购

上海袁波是嘉华化工于2013年12月收购的企业,目前主要生产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产品。根据预披露材料,在嘉华化工完成收购之前,上海袁波以陈红燕为实际控制人;陈红燕与发行人及其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之间不存在亲属关系或其他可能传递不正当利益的关系;陈红燕控制的烟台华诺并非发行人及其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关联方,不存在其他可能传递不当利益的关联关系。

佳化化学IPO搁浅祸起“过桥”收购

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与嘉华化工实际控制人瞿之间的关系显然不同寻常。嘉华化工收购上海的过程中,是实际的资金提供者,而只是起到了过桥的作用。屈从借的钱似乎流入了上海,但最终通过收购嘉华化工又回到了他的口袋里。

佳化化学IPO搁浅祸起“过桥”收购

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上海袁波的总资产只有5717万元,净利润为-16万元;截至2014年9月底,总资产为5708万元,2014年1-9月利润为496万元。嘉华化工在2012年、2013年和2014年1-9月分别实现利润约8503万元、8621万元和8971万元。从财务数据来看,上海袁波的业绩贡献非常有限,因此令人费解的是嘉华化工为何“追求上海袁波”。

佳化化学IPO搁浅祸起“过桥”收购

独立选举委员会指出,嘉华化工没有充分披露上海袁波的收购过程、上海袁波在2012年和2013年的财务状况及其对公司的影响。在回复材料和现场询问中,嘉华化工及其发起人未能对此次收购的前因后果给予充分合理的解释和说明。因此,独立选举委员会认为该公司不符合《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第54条的规定。第54条规定:“招股说明书的内容和格式标准是信息披露的最低要求。无论准则是否有明确规定,所有对投资者投资决策有重大影响的信息都应披露。"

标题:佳化化学IPO搁浅祸起“过桥”收购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5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