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61字,读完约3分钟
作为养老金的“第二支柱”,实际经营资产已经达到7000多亿元,逐渐成为资本市场的一支重要力量。《上海证券报》近日从多家企业年金投资管理机构的交易所获悉,自2015年以来,企业年金在资本市场活跃,近年来权益头寸水平达到新高。

一般来说,由于不同企业客户的投资政策要求不同,企业年金的权益头寸也会不同。根据几家企业年金投资管理机构的内部数据,到目前为止,它们的股权比例大约在20%到30%之间。

根据企业年金的相关规定,企业年金投资于权益类证券产品的比例上限为30%。在业内一些人看来,这意味着空未来大幅提高企业年金的空间有限。
然而,空的职位结构调整仍然存在。以一家大型企业年金投资管理机构为例,该公司相关人士透露,自今年年初以来,该公司一直偏向成长股,但最近开始在结构上适度平衡,增加了一些低价值的蓝筹股品种。目前,其地位保持稳定,没有明显下降的迹象。

上述人士分析称,“蓝筹股存在蓝筹股问题,特别是在宏观经济数据无法确认的情况下,蓝筹股更依赖于改革和‘一带一路’等题材;中小企业股的上涨代表了当前经济中最具活力的方向,短期内是无法伪造的,但目前的问题是估值过高。”

关于市场前景表现,记者与多家企业年金投资管理机构的负责人进行了交流。不过,他们不愿意对具体问题做出简单的预先判断,但认为“对于养老金等规模较大、相对保守的基金来说,没有必要猜测牛市已经到了什么阶段。”

其中,中国平安旗下平安养老保险相关负责人(报价601318,咨询)向记者承认,从宏观经济数据、市场流动性状况和政策导向三个方面分析了资本市场的机遇和风险。截至2015年第一季度末,平安养老保险托管规模超过1055亿元,投资规模接近1200亿元。是市场上唯一一家受托人和投资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的企业年金管理机构。

目前,具有企业年金投资管理资格的机构有20家,其中保险机构7家,养老保险公司4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3家。这七家保险公司管理的年金投资资产比例逐年上升。截至2014年底,保险机构管理的企业年金投资资产净值为3754亿元,同比增长34.6%,占比50.7%。同时,保险机构在企业年金投资管理规模中也占据了前三位,“江湖地位”不言而喻。

因此,保险机构年金经理人的投资策略往往更受市场关注。另一家具备企业年金投资管理资格的保险机构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企业年金的权益头寸已超过投资上限的70%,但企业年金的规模近年来保持了两位数的同比增长,因此企业年金未来投入股市的增量资金仍相对可观。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随着我国顶层养老金设计的完善和改革进程的加快,一个新的养老保险市场正在迅速开放。例如,2015年4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事业单位企业年金办法》,这将极大地促进企业年金的跨越式发展。同时,“个人所得税递延养老保险试点”的政策细节有望在年底突破。

基于此,业内人士初步预测,未来五年商业养老保险的市场规模将超过3万亿。如果释放10%至20%的资本市场,经过简单计算后获得的数据显示,每年将有大约3000亿至6000亿资金流入股市。
标题:部分企业年金权益仓位达近年新高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611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