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384字,读完约6分钟
一直以来,3000元是一个相当微妙的分水岭。在它上面,是一个由跨国品牌主导的中高端市场,在它下面,是一个熟悉的国内手机市场。
尽管有“跨界”的想法,但这是今年国内手机首次对中高端产品发起猛烈攻击。最近几个月,在对手机“机器王”的竞争中,无论是联想的motoxpro还是酷普拉顿、华为的p8、小米的note Top Match,还是努比亚的z9,所有这些手机都将定价推到了他们过去从未敢触及的位置。

“如今,国内智能手机市场正从增量时代进入股票置换时代,消费者对手机的质量和价格更加挑剔。”努比亚总经理倪飞告诉《中国商报》。这意味着高端市场不仅带来了消费者的追求,也带来了品牌溢价带来的市场机遇。

然而,一些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虽然追赶三星苹果不再是中国国内手机制造商纸上谈兵,但如何让营销不再依赖吹嘘,让产能不再“饥饿”,或许是目前所有制造商最重要的问题。

为“机器皇帝”而战
中高端手机市场的玩家可能不再那么孤独。
“从目前的市场数据来看,中国手机制造商的比例正在从2000元上升到3000元。”倪飞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就在前一天,Nubia推出了价格超过3000元的z9车型,其中经典版为3499元,精英版为3999元,独家版为4499元。

在此之前,无论是联想的motoxpro,酷普拉顿,华为的p8,小米的note top match,他们都把价格放在一个他们过去从未敢达到的位置——3000元。
我们应该知道,自2002年第一波国产手机以来,中国制造的手机品牌一直是“低价”的代名词,尽管它们有时占据相当大的市场份额。在目前智能手机的定价体系中,3000元对国内手机来说是一个微妙的分水岭。在它上面,是一个由跨国品牌主导的中高端市场,在它下面,是一个熟悉的国内手机市场。

“如今,国内智能手机市场正从增量时代进入股票置换时代,消费者对手机的质量和价格更加挑剔。”倪飞告诉记者。在他看来,高端市场不仅带来了消费者的追求,也带来了品牌溢价所产生的市场机会。

我们不知道有多少国产品牌手机制造商在本轮“机器王”大战中获得了更多的市场机会,但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上游零部件制造商已经成为本轮中高端机型销售的最大受益者。

小米科技(Xiaomi Technology)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音译)开玩笑说,这款手机是“史上最贵的手机”,几天前,小米手机的顶级版本发布了。使用的高通骁龙810芯片比Snapdragon 801芯片贵90%,lpddr4比lpddr贵35%,前置摄像头比小米4800万前置摄像头贵40%。

事实上,雷军提到的高通810是目前最主流的高端芯片,几乎95%的旗舰产品都使用这种芯片,包括htconem9、索尼z4、lggflex2等。由此可见,尽管受到反垄断等因素的影响,高通仍然从高端芯片领域的国产手机中获得了巨额利润。

目前,上游产业链竞争商品供应已经成为常态。中国移动联盟(China Mobile Alliance)秘书长王艳辉表示,除了芯片和相机,中国所有手机品牌在4月份都无法获得足够的供应。在缺货的情况下,相机的主要供应商之一索尼保证了华为、小米、oppo和vivo等的供应。,占索尼4月份对中国供应的90%以上。

容量平衡
"最近,索尼摄像机对整个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倪飞坦言,目前很多手机竞争都体现在供应链上,尤其是高端手机,这对手机品牌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雷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承认,截至今年1月,票据的收益率只有24%,因此成本非常高。然而,雷军认为外界评论小米手机是饥饿营销是不正确的。他说,2014年底,他亲自拜访了全球两大手机零部件供应商,这两大供应商也是苹果的两大供应商。截至4月中旬,小米笔记本可以现货供应。

虽然“红色领袖”周也嘲讽雷军是中国市场营销的第一人,并创造了互联网+手机模式,但他也认为产能不足是小米一直缺货的最重要原因。
这揭示了一个令人尴尬的现象:尽管国内手机制造商试图在供应链中迎头赶上,但提高他们把握市场的能力和生产能力仍需要时间。
“每种产品的定价都是一个非常痛苦的问题。为了确保热销,没有损失,而且定价范围非常小。”华为mate7的设计师李小龙早前告诉记者,mate7之前,国内还没有一款手机的价格超过3000元,即使只有2999元以上,销量也不能超过50万,非常非常惨淡。这个大胆的决定需要相应的渠道管理和控制能力来支持。

从手机生产的各个方面来看,从下订单到下线通常需要3到5个月的时间,其中包括制造商与各零部件制造商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制造商需要联系自己的手机屏幕供应商,然后手机屏幕制造商联系更多的上游供应商,如背光,过滤器,玻璃和集成电路。

“在智能手机加速迭代的情况下,保守的销售预测往往会让手机制造商失去市场机会,但过于乐观的销售预测可能会让手机制造商失去未来竞争的机会。”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在过去的两年里,国产手机在高端供应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过去有句谚语:当苹果饿了,其他手机品牌也会饿。据说,由于高端芯片供应有限,当芯片制造商选择客户时,国内手机制造商只能“等一会儿”。但现在许多国际制造商将优先供应国内手机。

倪飞告诉记者,高端供应链本身注重“数量销售”,但现在国际合作伙伴也在关注国内手机制造商带来的帮助。“国内手机也在利用我们的创造力和技术性能赢得更多供应链合作伙伴的支持,包括索尼摄像机等制造商。”

另一个进步来自产品定价思维的改变。过去,国内很多厂商都先设定好价格目标,然后根据这个价格目标推回成本,再分解你在设计前可以购买多少屏幕、电池、外观结构和射频处理器。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制造商开始关注产品性能,并在精简机型的情况下保证每个“机器皇帝”的生产能力。

尽管三星和苹果之间仍有差距,但这似乎是一个很好的进步。
标题:国产手机火拼高端 最后发现拼的是供应链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619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