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69字,读完约4分钟
上周,上证综指下跌13.32%,创下2008年6月以来的最大单周跌幅,市场走势触动了人们的心灵。此间观察家认为,稳定增长和促进改革的政策红利将继续释放,牛市的逻辑没有改变。市场本身的调整更有利于巩固缓慢的牛市趋势,市场不需要过度恐慌。

许多市场人士认为,尽管当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但在党中央、国务院稳定增长、调整结构、推进改革的一系列政策指引下,未来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将继续发挥作用,稳健增长的后续政策有足够的储备工具,经济增速有望在第三季度末见底。

就货币政策而言,目前的宽松趋势没有改变。中国央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军最近下调了国内生产总值(gdp)和消费物价指数(cpi)的预期年增长率,这表明,尽管当前经济呈现出良好的趋势,但稳定增长仍需要政策关怀。同时,美联储逐渐推动货币政策的正常化,未来资本流动的波动可能会加大。需要仔细考虑引入国内利率和汇率政策的时机和力度。一方面,从常规工具的观察来看,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仍然适用于空;另一方面,政策可能会从早期注重全面调整转向注重结构优化,定向政策等结构性政策仍将保持一定的力度。

从财政政策的角度来看,国务院最近强调促进财政资金的统筹使用,避免资金使用的“碎片化”,振兴各领域的“休眠”财政资金,增加资金的有效供给。这表明,在政策的推动下,未来的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财政资金的投入将对市场流动性产生积极影响。

总的来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节奏可能会改变,但它们不会简单地改变。财政政策的实施需要货币政策的密切配合。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过程中,只有货币政策的配合,才能一方面为财政扩张提供财政援助,另一方面化解债务风险,维护金融稳定,保证充足的资本供给,压低利率。

此外,今年以来,政府启动了一系列“稳步增长”的基础设施项目。在加大基础设施投资的前提下,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进各项制度改革。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是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发展新产业和新农业,这将为空相关产业的发展开辟空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等政策将调整利益分配格局,放松长期经济增长面临的制度约束,有望释放长期经济增长的动力。

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来看,牛市的逻辑没有改变。此前,证监会主席肖钢明确表示,a股的上涨是“改革牛”,a股的上涨是各种优惠政策叠加的结果,这是必然的,也是合理的。具体来说,一方面,中央政府全面深化改革的措施稳定了市场预期,是股市上涨的最强大动力;另一方面,杠杆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证券公司的银证转账资金、沪港通的净流入资金和保险信托的新增资金均有所增加,尤其是融资业务为股市的上涨提供了金融支持。

目前,深化改革的步伐仍在加快:中央深化改革小组会议近日通过了两个国有企业改革试点文件,国有企业改革顶层设计方案指日可待;今年上半年,自贸区、京津冀、一带一路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今后将进一步推进。“改革牛”仍然充满信心。

从杠杆的角度来看,有一种观点认为,监管当局最近对资金配置和整合的严格调查是市场调整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这方面需要注意的是,严格查处集资业务有利于维护“三个公开市场”的原则,保证市场健康发展。从中国证监会对金融整合的监管来看,最近发布的《证券公司融资融券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旨在建立反周期的市场监管机制。这将为融资业务留下一万亿元增长的空,并将引导外部杠杆基金重返两地金融一体化。允许两个金融一体化的延伸将支持长牛的发展。这些因素的叠加将使杠杆牛市变得更加稳定和持久。

从资本市场改革的角度来看,从证券法的修订、首次公开发行(ipo)登记制度到深港通,所有计划中的改革都在稳步推进,这将为资本市场的市场化、法制化和国际化奠定基础。根据海通证券(报价600837,咨询),目前a股市值/gdp为99%,而二战后美国、日本、台湾和香港等牛市指数的核心区域为10-20倍,牛市高点的股票市值/gdp核心区间为150%-200%。相比之下,仍有空 A股。从上述逻辑来看,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市场的适度回调并没有改变“重整牛”的逻辑,这更有利于股市走出缓慢而漫长的牛市。
标题:稳增长政策不停歇 调整夯实慢牛走势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693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