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98字,读完约2分钟
24日上午,财政部通过公开招标方式发行了260亿元两年期固定利率国债,实际发行251.6亿元,成为今年首只遭遇招标标的政府债券。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对非地方债利率债券的需求不是很强,但目前国债流量并不是因为需求不足,症结在于部分投标标的因投标标的限制而被拒绝,这是一个技术流量标的。

财政部24日发布的两年期招标是今年第13次有息记账式国债,总金额为260亿元人民币,不会对甲类成员进行追加招标。根据中国债券披露的投标结果,本期国债的中标利率为2.44%,投标额为370.2亿元,相当于1.42的投标倍数,实际发行总额仅为251.6亿元,显示出一定的投标性。这是今年以来首次对公开招标发行的政府债券进行部分招标。

在近期疲软的一级债券市场,短期贷款、中期票据和公司债券未被完全认购并被迫取消发行的情况并不少见。需求疲软是客观事实。就当前国债而言,计划发行量低于关键期限品种,但在今年发行的记账式国债中,竞价倍数是最低的,说明需求确实不高。然而,业内人士指出,需求疲软并不是当前国债遭遇一些流标的主要原因,因为投标量超过了计划发行量,投标中投标标的限制导致一些投标标的被否决。

根据发行公告,每个承销团成员的投标拒绝、投标拒绝和投标头寸差异分别为50、12和25。其中,“中标拒绝”是指当目标为利率时,所有高于全体观众加权平均中标率的投标将被放弃。交易员表示,本期国债中标金额中高于加权中标利率12个基点以上的部分被剔除,导致第一次招标无法完成,但实际上总投标金额超过了计划金额。该交易员进一步表示,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第一,为消除头寸差异而设定的竞价相对严格;其次,当前一年期和三年期关键期限国债利差过大,导致市场上相对罕见的两年期国债存在定价差异。投标报价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较高和较低的报价容易被淘汰,因此容易引发技术投标。

出于同样的原因,去年的一年期簿记国债数次显示出一些流动性迹象。
标题:两年期国债遭遇技术性流标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716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