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96字,读完约4分钟
◎各位记者王燕丹赵秧歌
新三板的融资功能越来越强。根据同花顺的ifind(报价300033,咨询),今年新三板新增发行660期,总金额超过310亿元。然而,就在新三板越来越受到市场关注的时候,这种势头突然改变了。自4月以来,新三板的做市商和新三板的指数已被回调。在此期间,许多增发公司遭遇了突破增发价格的尴尬。

1125家公司披露了固定增长
在不久的将来,新三板市场的前景非常黯淡。根据股份转让系统,从4月7日开始,三板市场触及2673.17点,当天收盘于2460.29点,之后开始下跌。截至6月24日,三板市场收于1744.92点,累计下跌29%。营业额也下降了。4月7日,三板市场成交额为23.08亿元,而6月24日仅为2.81亿元,几乎是前者的1/8。三板指数也是如此。4月7日,该指数收于2134.31点,当日成交量为41.03亿元。6月23日,这两个数字分别为170.868点和4.72亿元,分别比4月7日下降了20%和88%。

市场的疲软自然会对上市公司的走势产生影响。在此期间,新三板公司抛出了不少固定收益计划。
据民生证券新三板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统计,2015年4月1日至6月17日,共有1125家新三板公司披露了增发计划。其中,有107家公司在6月17日收盘时仍在突破,单日突破率为9.51%;在此期间,共有197家公司破产,累计破产率为17.51%;中断后,有90家公司的价格恢复到高于固定价格涨幅,占中断率的45.69%。

此外,《国家商报》记者注意到,陷入破产漩涡的公司中有许多熟悉的名字。例如,九鼎投资(430719),该公司在5月19日宣布计划发行股票从15元到25元。目前,该股最新价格为18.63元,低于增发限额;另一个例子是招商局(832168),附加价格是18元,离最近的收盘价18.5元只有一步之遥。当时,通过资产管理产品参与固定资产增值的前公募兄弟王亚伟,参与招商局投资18元。

显然,打破附加价格已经成为新三板市场的一个景观。据研究中心介绍,由于新三板市场的交易活动相对a股而言相对较差,且交易模式中做市商和协议商并存,固定涨跌对投资者来说既有风险又有收益。一方面,固定收入中断的比例高达17%或更多。在二级市场交易不活跃的情况下,参与固定涨幅的投资者可能面临被套牢的风险;另一方面,固定涨跌后的价格回报比例也很高,约为45.69%,这意味着需要探索固定涨跌公司的套利机会。

打破溢价发行的风险极高
值得注意的是,新三板公司的附加价格被打破了,而且有一些惊喜。
一般来说,进行市场转移的公司往往给人的印象是,由于做市商的护送,他们将顺利运行。然而,事实上,打破做市商转让公司的概率并不低于协议转让公司。根据研究中心的研究,在样本区间(4月至6月中旬),造市公司的固定收益率甚至高于协议公司。协议交易公司共披露862笔固定涨幅,其中131笔突破,突破率为15.2%;共有262家造市贸易公司披露了固定涨幅,其中65家出现突破,突破率为24.81%,比协议高出9.61个百分点。

据研究中心称,这一现象可能是由于做市商交易更加活跃,二级市场价格在第一季度飙升后调整压力相对较大,因此突破的可能性较大。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做市商模式中的大多数突破都是短期突破,价格可能会在后期得到补充,从而隐藏套利机会。

另一方面,高贴现率的发行仍然不能让人担心。研究中心发现,剔除有缺陷的数据,高折价(折扣率大于30%)股票的折让率为23%,低折价和平价股票的折扣率也在23%左右,高折扣率无法规避折让风险。溢价发行股票的突破率高达83%,风险极高。据研究中心称,这可能是因为市场对高折价公司的商业前景不乐观,而前期的股票价值被人为抬高,而实际估值水平较低,即使高折价,它仍有可能突破。然而,溢价发行的股票价格很高,当市场趋势下跌时,突破的可能性非常高。
标题:千余家新三板公司披露定增 市场不济频破发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719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