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89字,读完约3分钟
根据中国银监会的数据,截至5月底,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为180.4万亿元,同比增长13%;负债总额167.1万亿元,同比增长12.5%。中信建设投资(CITIC Construction Investment)银行业分析师杨蓉认为,在取消存贷比监管指标后,在极端情况下(按照80%的存贷比计算),16家上市银行将新增人民币贷款约6.6万亿元。

满足行业期望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写道,贷存比的监管调整符合预期,这将有助于缓解银行存款压力,并通过降低债务成本来推动社会融资成本的下降趋势。
近年来,随着存款增速继续放缓、存款在银行负债中的比重下降、银行负债来源多元化,存贷比监管的适用性不断下降。商业银行一直呼吁并提议废除75%的法律条款。因此,这一举措可以说是大势所趋。取消75%的存贷比法律规定,将明显缓解银行存款增长的压力,降低银行负债成本,缓解银行信贷的存款约束,有利于促进贷款投资的增加,降低全社会的融资成本。

然而,交通银行黄金研究中心也指出,虽然《商业银行法》取消了这一制度,但存贷比仍然是一个重要的监测指标,信贷供应不会立即大幅增加。
由于短期内存款仍是银行负债的主要来源,贷款也是银行的主要资产业务,贷存比仍将是一个重要的流动性监控指标,这仍将制约银行。此外,银行信贷供给还受到资本充足率、风险偏好、行业投资导向、信贷需求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在当前经济低迷、企业有效信贷需求不足、银行资产质量压力巨大的情况下,此举不会立即导致贷款大幅增加。

重塑金融模式
虽然取消存贷比在短期内不会引发商业银行大规模的信贷供给,但从长期来看,取消存贷比将产生深远的影响,甚至会改变整个金融格局。
交通银行黄金研究中心指出,取消存贷比具有深远的意义。从长远来看,放开存贷比是中国整体金融体制改革的一部分,有利于优化和完善金融监管,促进社会融资结构多元化。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这一举措将进一步使其债务结构多样化,优化资产和负债的配置,并改变其业务结构和业务模式。

广发证券(000776,Guba)首席银行分析师华牧认为,由于财富管理产品、互联网+金融和近期股市的分流,银行吸收一般存款的压力加大。贷存比取消后,贷款压力来自存款,但仍取决于贷款总量控制、贷款需求和资本约束。

恒丰银行战略与创新部研究员钟华也表示,贷存比的取消为银行信贷打开了“大门”,这将减少贷存比监管导致的季末大额存贷款现象,进而有助于减少金融市场不必要的波动。

民生证券(Minsheng Securities)分析师李麒麟分析,在地方预算软约束和房地产周期上升的情况下,由于表内贷款行业和贷存比的制约,本行利润评估压力将表外融资用于相关实体,信托、经纪资产管理和基金子公司成为表外融资渠道。随着贷存比监管的弱化,渠道业务的价值下降,上述机构将从渠道业务向资产管理业务转变,这将导致实体融资成本的边际改善。
标题:取消存贷比将改善金融业态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725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