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22字,读完约3分钟

在上海自贸区保险业“先试、简政放权”的政策环境下,又一项新政策出台。《中国商报》昨日从上海保监局获悉,为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和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经中国保监会批准,上海将于7月1日起率先改革航运保险产品注册制度。

上海将率先开展航运险产品注册制改革

据了解,船舶保险产品注册系统由保险监管机构、行业协会、第三方机构和保险机构共同参与,形成监管机构法律授权、协会组织和承办、第三方平台运营和市场主体独立注册的总体框架。

上海将率先开展航运险产品注册制改革

具体而言,上海船舶保险协会负责船舶保险产品的注册管理,以正式审计取代实质性审计,监管部门保留产品注册制度的行政监督权。上海船舶保险协会承担注册系统管理职能,建立注册系统,管理注册行为,对注册产品进行程序化、规范化的审查。第三方机构负责船舶保险产品注册管理平台的日常运行和维护。同时,上海船舶保险协会将借鉴国际惯例,注册其船舶保险产品条款。成员保险机构按照注册管理制度开展船舶保险产品注册活动,并可按照相关规定独立使用注册产品。

上海将率先开展航运险产品注册制改革

上海保监局局长裴光介绍,船舶保险产品注册制度改革突出了行政分权,产品监管从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从事前审批和备案向事后监管转变,首次实现了保险产品管理权从监管机构向社会组织的转移。同时,按照国际惯例,注册人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产品价格,并根据业务需要使用注册语言。

上海将率先开展航运险产品注册制改革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船舶保险登记制度的改革也为新登记的产品设定了保护期。“为了鼓励和支持产品创新,使市场参与者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要求充分开发注册产品,允许新注册产品设定6个月的保护期。保护期结束后,注册产品的所有信息都将公开。保险公司可以使用自己的注册产品,注册人保护期以外的其他注册产品,也可以使用关联条款。这将激活市场,促进竞争。”裴光说。

上海将率先开展航运险产品注册制改革

业内人士表示,船舶保险产品注册制度的实施将充分释放市场参与者的发展动力,有效激发市场自主创新活力,更好地提升上海船舶保险服务水平,更好地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更好地保障“一带一路”海陆运输贸易通道。

上海将率先开展航运险产品注册制改革

根据上海保监局的数据,自2009年以来,上海的船舶保险业为国民经济提供了总计18.65万亿元的风险保障。保险范围包括船舶、货物运输、物流及相关人员责任,为航运业提供重要支持,以增强其抵御风险和恢复再生产的能力。2014年,上海货物保险保费收入为40.19亿元,占全国货物保险业务的26.7%,远远超过香港和新加坡,约占英国劳合社市场货物保险业务的18%。上海已经基本确立了航运保险中心的地位。

标题:上海将率先开展航运险产品注册制改革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7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