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517字,读完约6分钟

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11日电(记者臧)5月4日晚,大石智能宣布重组计划,拟收购江苏久信医疗科技有限公司100%股份,快速切入医疗专业净化系统建设和数字化手术室领域,打造智能医疗产业链。

达实智能拟购久信医疗 智慧医疗落地容易生根难?

这种与“智能医疗”概念的“联姻”也提振了资本市场。截至5月8日,复牌后,大栅栏智能迎来了四个涨停板,股价比停牌前上涨了46.43%。

智能医疗是近年来医疗行业兴起的一个热门概念。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虽然许多企业和地区都有一个名为“智能医疗”的项目,但这个行业还远未达到理想水平,也很少得到广泛推广。

达实智能拟购久信医疗 智慧医疗落地容易生根难?

“智能医疗的方向是对的,但是它的发展需要解决一系列的问题,比如改造费用、医疗习惯、区域互联等。,这也将触及内在的利益链条并产生巨大的阻力。”北京医疗咨询公司的负责人石立臣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智能医疗不能靠一两个企业来推广,还需要政府的帮助。”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家层面还没有智能医疗的发展规划,这决定了在不久的将来很难实现快速发展。

达实智能拟购久信医疗 智慧医疗落地容易生根难?

购买久信医疗8.72亿元

最近,暂停四个月的大石智能发布了一项资产收购计划,公司计划收购江苏久新医药分公司100%的股权,从而实现智能医疗领域的快速扩张。

具体而言,大石智能拟通过发行股票和支付8.72亿元现金的方式,从和孙等12家交易对手手中收购久信医疗100%的股权。其中,现金支付3.25亿元,其余5.47亿元通过发行股票支付。股票发行价格为每股26.18元,共发行2088.18万股。

达实智能拟购久信医疗 智慧医疗落地容易生根难?

与此同时,大石智能计划通过公司实际控制人刘邦以及高管程、苏俊峰、、林玉斌、黄天朗的非公开发行募集配套资金。配套资金总额将用于支付本次交易的现金对价和增加久信医疗的资本。

达实智能拟购久信医疗 智慧医疗落地容易生根难?

据介绍,久信医疗是国家火炬计划的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是以数字化手术室和洁净手术室为核心为现代医院提供洁净室的专业综合解决方案服务提供商。久信医疗数字化手术室的开发与整合主要基于洁净手术室的基础环境,是一项高附加值的业务。其主要业务包括洁净室解决方案、医疗物流传输系统解决方案和医疗信息软件开发业务。久信医疗的子公司包括久信净化、德明物流、常州丹迪和芝罘医疗,分别获得三项发明专利、三十项实用新型专利和二十项软件版权。

达实智能拟购久信医疗 智慧医疗落地容易生根难?

从收购计划来看,久信医疗不仅是国内数字化手术室、洁净手术室等医院洁净室整体解决方案的专家,也是数字化医院乃至智能医疗产业链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是国内智能城市建设和运营服务提供商,收购久信医疗将使公司在智能医院领域拥有医院智能和节能服务产品线。

达实智能拟购久信医疗 智慧医疗落地容易生根难?

根据久信医疗的财务数据,其2013年和2014年的净利润分别为2812.71万元和3756.01万元。履约承诺人还承诺,久信医疗2015年、2016年和2017年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6000万元、7200万元和8640万元。

达实智能拟购久信医疗 智慧医疗落地容易生根难?

大石智能表示,此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将迅速切入医疗净化领域,同时增加为医院提供洁净手术室和数字化手术室的整体解决方案业务,可以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

达实智能拟购久信医疗 智慧医疗落地容易生根难?

“智能医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大石智能的智能医疗布局已经开始。在大石智能2014年年报中,公司表示,洛阳市中心医院、钦州市中医院、仁怀市人民医院等典型医院项目的签约,验证了公司在绿色智能医院细分市场竞争策略的有效性,为进一步拓展智能医疗业务奠定了基础。

达实智能拟购久信医疗 智慧医疗落地容易生根难?

不可否认,智能医疗的确是近年来流行的医疗理念。最近,许多企业和医疗机构已经对水进行了“智能医疗”测试。例如,在今年的第117届广交会上,久安医疗将家庭医疗与云数据整合,推出了健康云的概念,并通过健康云系统整合了家庭医疗设备;今年5月,河南省郑州市中医院推出微信支付平台,市民可以通过该平台实现预约挂号、查询结果、在线支付等一系列医疗服务。5月7日,东华软件还宣布收购万兴新锐科技,以帮助智能医疗业务。

达实智能拟购久信医疗 智慧医疗落地容易生根难?

然而,对于上述“智能医疗”项目,一位业内人士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这些项目在智能医疗领域还处于试水阶段,离真正的“智能医疗”还很远。”在它看来,所谓的智能医疗就是通过创建健康医疗信息平台,利用最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实现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和医疗设备之间的互动,逐步实现医疗服务的信息化。

达实智能拟购久信医疗 智慧医疗落地容易生根难?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史立臣看来,智能医疗目前面临三个问题。首先是医疗服务成本高的问题。智能医疗设备的价格相对昂贵,这是其进入医院的主要障碍;二是医生的诊疗习惯能否适应智能医疗模式。如果医生不能适应这种模式,其推广就不能称之为个案;最后,区域互联问题主要包括区域医院乃至区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互联。

达实智能拟购久信医疗 智慧医疗落地容易生根难?

史立臣认为,“区域互联”是最困难的问题。“这需要协调更多的利益,这一两个企业做不到”。

事实上,在实际层面上,智能医疗面临的问题并不止于此。例如,在智能医疗在紧急医疗调度系统中的应用中,一些解决方案提供商已经提出在紧急车辆中安装带有内置无线模块的车载医疗检测设备。车载医疗设备可以在第一时间采集患者的血压、心跳等生理信号,这些信息也可以通过3g线路送回医院。医院将在患者到达前完成相应的血库、手术台等抢救准备工作。一个看似简单的无线解决方案实现了急救调度的流程再造,使各方能够协同工作。

达实智能拟购久信医疗 智慧医疗落地容易生根难?

然而,如果你想建立一个连接急救中心和各大医院的紧急指挥和治疗系统,谁来带头?如果是999,谁来说服大医院开放他们的信息接口?没有统一的标准,用什么方案来实现接口信息交换?这些都是对医疗解决方案提供商的挑战。

达实智能拟购久信医疗 智慧医疗落地容易生根难?

关于智能医疗的未来发展,石立臣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最重要的是,国家层面没有智能医疗的发展规划,智能医疗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

据悉,智能医疗实际上是对现有医疗模式的改变,涉及医院、社区医院、药店、医疗器械制造商、系统集成商、医疗卫生公司、互联网公司、电信运营商等。很难合作。要理顺这种关系,政府的引导是必要的。

达实智能拟购久信医疗 智慧医疗落地容易生根难?

“智能医疗肯定是未来医疗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但它仍处于起步阶段。在此期间,如果没有国家一级的规划布局,就很难加快其发展速度。”

据介绍,全国各地虽然不乏对智能医疗的鼓励和支持,但国家层面的智能医疗发展规划相对缺乏。中国经济网记者注意到,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李兰娟也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数字卫生、推动智能医疗发展的建议。

标题:达实智能拟购久信医疗 智慧医疗落地容易生根难?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7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