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90字,读完约3分钟
山西“煤老板”刘东在五年前煤矿关闭后过着无所事事的日子,他说自己又开始忙碌了。他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去年以来,我主要考察了晋城等地的一些旅游度假项目,我已经投了两票。事实上,我进入相对较晚。几年前,圈子里的几个朋友开始“转入地下”,主要从事旅游业。我想通了之后,也跟着做了。毕竟,煤炭资源是有限的,旅游资源是可持续的!”

煤炭资源大省刘东在“煤老板”转型的背后,将旅游业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山西省共有215家煤炭等资源型企业投资开发旅游景区、星级酒店、旅游度假区等项目,总投资320亿元。其中,资源型企业投资或开发的星级酒店多达76家,占全省四星级酒店的45%;25个省级休闲度假区几乎全部由资源型企业开发建设。

不仅是山西省,而且是全国,旅游业已经成为投资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成为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的重要起点。根据国家旅游投资项目数据库数据,2014年,全国旅游业实际完成投资7053亿元,同比增长32%,比第三产业投资增速高15个百分点,比全国房地产投资增速高21个百分点。

从旅游投资的区域分布可以清楚地看出,旅游结构促进了转型。东部地区作为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的前沿阵地,已经成为国家旅游投资的增长极。2014年,东部地区实际完成旅游投资4056亿元,占全国的57.5%。其中,北京、浙江、江苏、山东等省市的旅游投资均超过600亿元。"旅游业已成为东部地区转型重组的战略性主导产业."在5月15日举行的2015中国旅游产业促进研讨会上,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张文学说。

更加市场化的民间资本和外资也将旅游投资的注意力集中在东部。统计显示,民间资本的旅游投资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主要投资于休闲度假产品;旅游业的外国投资也有利于东部,大约64%的资金投资在东部省份。

2014年,中部地区实际完成旅游投资1899亿元,占全国的26.9%;西部地区实际旅游投资1098亿元,占全国的15.6%。虽然比重不高,但中西部地区旅游投资增速领先全国,同比分别增长77.8%和62.9%。这表明,随着中西部地区旅游基础条件的改善,旅游投资的潜力开始显现。

从行业和企业的角度来看,投资方向的变化反映了通过旅游结构调整促进转型的趋势。在这方面,房地产行业最为明显。据统计,在房地产投资增速下降的同时,中国五大房地产企业加快了旅游业布局的步伐,旅游综合体、旅游度假区、高星级酒店等大型旅游项目成为房地产巨头关注的焦点。其中,万达集团收购了全国12家旅行社,近几年累计投资超过2000亿元;最先进入旅游业的万科集团投资400亿元建设吉林松花湖国际度假村;恒大地产还在重庆、广东、天津建设了世纪旅游城,有18家酒店正在建设和运营中。

经济转型和消费升级反过来又推动了旅游投资的转型。以旅游综合体项目为例,作为“旅游消费模式升级(从单一观光旅游到综合休闲度假)、景区开发模式升级(从单一开发到综合开发)和房地产开发模式升级(从传统住宅地产到综合休闲地产)”三大升级的产物,旅游综合体项目投资自2014年以来大幅增加。2014年,在总投资超过50亿元的大型项目中,有227个旅游综合项目,实际完成投资1082亿元,占总投资和实际完成投资的三分之二以上。休闲度假综合项目,如温泉保健、景观度假、运动滑雪、特色街区、商务购物等。已经成为各种资本追逐的热点。
标题:调结构促转型重要抓手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799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