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08字,读完约4分钟
《国家商报》(博客、微博)记者费胜海
AVIC军工评级(164402)迅速打开了赎回和零头寸上市的“两个潜规则”,使整体规模从上市之初的不到5亿股增加到一周内的10倍以上,并扩大到68亿股以上。它已成为军工行业规模最大、排名前十的分级基金,也成为分级基金“潜规则”运作的成功范例。《国家商报》的记者发现,最赚钱的当然是基金经理。

AVIC军工企业上演踩踏事件
回顾AVIC军工分级基金的运作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从3月16日到3月24日,第一阶段被迅速提出并上市。在一周内,该基金在场内和场外市场筹集了约5亿股资金,随后迅速进入“封闭式开盘期”和上市过程。直到4月19日,该基金净值的波动表明其头寸几乎等于零。

4月20日,第二阶段的整体溢价上涨吸引了套利者。AVIC军工上市首日,AVIC a(150221)和AVIC b(150222)同时经历了每日涨停,但母公司基金净值变化不大,直接导致AVIC a、B在二级市场的交易价格比母公司基金净值整体溢价约10%。此时,如果套利者根据净值购买母公司基金,下一次,

一些从事套利交易的资深人士表示,一般套利交易可能赚取2%~5%的利润,同时也面临母公司基金净值波动的风险。然而,在本轮牛市中,中航a和b10%的套利空也非常罕见。此外,尚未开仓的母公司基金的市场风险非常低,在出现意外损失的情况下,赎回和提取手续费是可以的。对于大多数套利者来说,高回报和低风险的双重诱惑难以抵挡。

AVIC B股在上市的第二天再次涨停,导致该产品的整体溢价高达30%以上。应该知道,即使AVIC A和B双双下跌,也会有可观的利润,这吸引了更多的套利者积极参与,最终导致了踩踏事件。

从4月21日到5月6日,第三阶段是各种基金相互践踏造成的悲剧。从该基金上市后的第三天,即4月21日至4月23日,AVIC B股开始从最高价1.21元出现。连续跌停板至0.982元,期间营业额为6.71亿元。根据约60亿只套利基金的计算,只有少数交易渠道较好的套利者能够获利,而许多套利基金都是在4月22日。

上市第二天,在二级市场购买AVIC军事基金的投资者损失惨重。此后,踩踏效应继续蔓延,直到交易价格低于净值,最低价格为0.92元,直到5月6日。
更令人心碎的是,在4月20日至5月6日期间,与AVIC B有相似属性的军工B和国防B的区间涨幅分别为37.30%和31.13%,相应的CSI军工指数也上涨了18.17%。
基金经理赚了很多利润
AVIC军工评级迅速开展赎回和零头寸上市操作后,仅在一周内总规模就超过了大多数评级基金,这显然是一个非常成功的评级基金操作案例。
AVIC军工分类经理前海开源基金自然成为了受益者。据估计,由于基金规模的扩大,基金公司可以赚取大量的管理费。按照《AVIC军工分类合同》中1%的年管理费计算,加上上市后60多亿元的增量资金规模,每年可为基金公司带来约6000万元的收入。

除了基金公司之外,在AVIC军工分层次招聘期间进行现场购买的投资者也赚了很多钱。在AVIC A股和b股上市的第一天,这类投资者可以在二级市场以每日限价出售其股票。

值得注意的是,在崩盘前,即4月20日至4月21日,AVIC甲、乙在接近每日限价时的总成交额约为2亿元,这表明市场上购买的大部分资金都可以获利。此外,仍有少数套利者可以在股票到达日的每日限价卖出,只获得少量利润。

那些对a股军事市场持乐观态度并在二级市场购买AVICb股的投资者只能成为“接受者”;同时,大多数因交易渠道、运气等因素未能及时获利的套利投资者也成为了买家。

对于那些在招募期间通过场外市场(银行、三方公司和基金网站)购买基金的投资者来说,大部分资产仍然是现金,因为中航军工评级的母公司基金处于空仓库阶段,这使得对军工指数持乐观态度的投资者一方面错过了近期的军工股票市场,另一方面承担了近两个月的基金管理费损失。
标题:中航军工分级零仓位上市规模暴增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820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