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24字,读完约5分钟
新兴产业增长迅速,吸纳就业;新的商业形式不断出现,改变着生活。或许,中等收入陷阱将不再是悬在中国经济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而是新希望的起点

今年以来,国内实体经济尚未完全走出低谷,宏观数据仍在下滑。然而,在疲软的背后,一些变化正在悄然发生。
一方面,新兴产业增长迅速,吸纳就业;另一方面,新的商业形式不断出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或许,中等收入陷阱将不再是悬在中国经济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而是新希望开始的地方。

这一切都表明,中国经济新的增长势头正在孕育,新的篇章值得期待。
新产业——加速布局和高速增长
今年宏观数据持续下滑并非偶然。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数据,2014年新增GDP 1元仅0.13元,投资的边际效应正在下降。单纯依靠投资推动国内生产总值的模式是不可持续的。

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需要更新!
新兴产业正在加速布局和高速增长,无疑是未来最合适的经济引擎。
湖南拥有中国最大的工程机械产业集群。近十年来,工程机械行业高速增长,企业利润也相当可观。然而,自去年以来,企业遭受了损失,这对当地经济造成了很大影响。

在向下的“逼迫”下,湖南经济正在孕育和转型。例如,在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的带动下,湖南的节能环保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去年产值达到1300亿元,今年增长势头也很好。

与此同时,株洲也致力于建设中国的“权力之谷”。经过长期积累,株洲轨道交通设备产业已成为整机制造、核心零部件和关键零部件协调发展的产业集群,是中国最大的轨道交通设备制造产业基地。湖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谢超英表示,轨道交通行业有望成为湖南继工程机械之后的第二大标志性产业。

传统农业大省河南也在积极发展新产业。河南省政府与腾讯签署了“互联网+”战略合作协议,河南将在微信接入电网、高速和入城等领域实现多项全国第一。

各地产业结构优化的结果直接反映在宏观数据中。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4月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以上,明显高于平均工业增速。通信设备制造、电子设备制造、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制造等行业都大大超过了整体产业增长水平。

对此,摩根士丹利华信证券宏观研究部主任张军在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时指出,虽然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乏力,传统产业需求不足,但体现转型升级特征的产业增长迅速,其中高科技产业和新兴产业增长迅速,符合消费升级要求的高端、智能化、高科技产品增长迅速,已成为支撑工业生产增长的重要力量。

新的格式——不断出现和辉煌
徐女士在日本生活多年,最近回到中国度假。她惊讶地发现,她的朋友在不到10分钟的时间里就用滴滴打车软件迅速叫了一辆出租车。
打车只是中国新经济模式的一个角落。从淘宝、微信、支付宝、滴滴打车,58岁回家,饥肠辘辘,各种创新理念正在每个人身边涌现,解放了我们的生活。

今年以来,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特别是政府不断加大放权和出台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市场活力得到充分激发,大众创业创新格局开始显现。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信息化加速了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融合,催生了许多新的业态、新的商业模式和新的经济成分,其中蕴含着推动中国经济向中高端迈进的强大动能。

中石化此前宣布,将利用阿里巴巴等企业在云计算和大数据领域的技术优势,升级部分传统石化业务,打造多种业态的新业务服务模式。公司高管表示,今年,基于互联网的汽车联网、o2o和互联网金融等六大创新业务将全面启动,并将在近期进行调试和运行。

随着居民消费的不断升级和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互联网+”探索新的商业模式,为自己赢得发展机遇。
随着新商业形式的出现,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13年的46.9%上升至2014年的48.2%,第一季度上升至51.6%。中国经济结构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主导转变的趋势更加明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表示,在增速放缓的过程中,如何重新调整盈利模式,实现新的盈利模式,是各行各业面临的问题之一。“这可能是我们新的正常阶段。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解决不好的事情看起来并不好。”

新的希望穿越陷阱和光明前景
“在未来5年或10年内,中国有50%的机会滑入中等收入陷阱。”财政部长楼继伟最近表示。
自今年年初以来,传统经济没有改善,宏观数据持续下滑。一度沉默的中等收入陷阱话题再次升温。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景认为,一些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过于依赖资源和国外技术,长期以来经济发展是建立在低水平规模扩张的基础上,自主创新的内生动力不强。

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尚勇认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地位和国际背景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转型发展的关键在于能否实现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双轮驱动,能否及时将发展动力转向创新引擎。

“中国经济的新引擎是由创新驱动的。如果这一关键举措做得好,掌握得好,就能使中国经济稳步增长。”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前所长康佳认为:“首先是制度创新,即全面改革;第二是管理创新,即许多创新要在企业层面完成;还有科技创新和创新,它们共同形成了创新的趋势。必须将制度、管理和技术三个层面的创新结合起来。”
标题:新动力孕育中国经济新希望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820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