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67字,读完约3分钟

5月19日,中国政府网站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的全文。这是中国实施制造业强国战略的行动计划,提出了“三步走”的路线图:第一步是力争在十年内进入制造业强国行列;第二步是到2035年,整体达到世界制造业强国的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综合实力将进入世界制造业强国的前列。

夯实作为兴国之器、 强国之基的制造业

根据2012年各国综合制造业指数,中国工程院“制造业强国战略研究”课题组划分了三个国家方阵:美国处于第一方阵;德国和日本在第二方阵中;中国、英国、法国和韩国位列第三。

夯实作为兴国之器、 强国之基的制造业

美德日是一个世界经济强国,其制造业也非常强大。但是在这三个国家中,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没有我国高。目前,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0%以上,美国约为12%,德国和日本略高于20%。当我们学习这些国家的发展经验时,我们很容易看到它们目前的经济结构,但却忽略了制造业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所以人们可能会忽略制造业的重要性。

夯实作为兴国之器、 强国之基的制造业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提出了制造业回归的目标,而德国近年来提出了工业4.0战略。这使人们重新理解了制造业的重要性。“中国制造2025”进一步强调了制造业对中国的重要性。指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建设国家、兴国和强国的基础。

夯实作为兴国之器、 强国之基的制造业

中国制造业几十年来发展迅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然而,中国制造业现在已经进入低谷,这是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一个重要原因。今年4月,规模以上企业制造业增加值增速仅为6.5%,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1-4月,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仅增长9.9%,比1-3月下降0.5个百分点。目前的情况是:制造业的产值和投资都在低速增长,而且增长率还在进一步下降。制造业的产值和投资比例约为1/3。如果其增长率不能上升,中国经济将很难真正改善。

夯实作为兴国之器、 强国之基的制造业

是什么阻碍了制造业的增长?产能过剩和成本上升是部分原因。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改造和升级来解决。《中国制造2025》指出,要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从中国速度到中国质量的转变,从中国产品到中国品牌的转变,中国制造由大到强的战略任务已经完成。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化生产能力和成本。

夯实作为兴国之器、 强国之基的制造业

另一个原因是金融业和房地产业等行业对制造业形成了“挤出效应”。这些行业的收益率高于制造业,吸引了更多的注意力和资本,并在两个方面“排挤”了制造业。一方面,人们对这些行业更感兴趣,而他们对制造业的热情却在下降;另一方面,这些行业增加了融资和土地成本,降低了制造业的利润。制造业自身的转型升级无法避免“挤出效应”。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制造业的政策支持,形成一套鼓励制造业发展的产业政策。

标题:夯实作为兴国之器、 强国之基的制造业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8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