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33字,读完约5分钟

我们的记者白振华

通讯员冯

漫长的夏天刚刚到来,江淮大地即将迎来又一个炎热的季节。农业发展银行安徽省分行正式启动国家重大水利建设信贷支持。年初以来,本行主动开展项目融资对接,发挥开发性金融作用,通过专项过桥贷款为地方水利建设提供过渡性资金安排,加快全省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步伐。

打通江淮水道黄金命脉

根据情况寻求,

开辟支持水利的新途径

安徽横跨长江流域的下游和淮河流域的中游。50年来,安徽通过蓄、印、排、灌、供等措施,不断调整节水资源的区域布局。然而,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水资源短缺、地域分布不均、开发利用不平衡等问题日益突出。自2月25日国务院第83次常务会议提出“部署和加快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要求以来,农业发展银行安徽省分行积极响应会议精神,专门召集党委安排了相关的推进措施,并首次赴省政府领导处宣传农业发展银行重大水利建设专项过桥贷款的发展金融政策,积极推进下一步工作。记者被告知,银行在20多天的时间里,在项目开始前做了具体的安排。

打通江淮水道黄金命脉

3月3日,我行与省水利厅召开重大水利项目融资工作座谈会,快速准确了解相关项目进展和融资需求,就建立定期联系机制、明确贷款承担主体、尽快开展项目对接等深化合作措施达成共识。5日,我主动与省财政厅沟通、见面,了解了省重大水利工程配套资金的情况。9日,正式向省财政厅发出邀请函,要求将这一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专项桥梁贷款作为省级财政配套资金的桥梁资金来源。

打通江淮水道黄金命脉

3月11日,本行正式撰写《关于开展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专项过桥贷款业务的报告》,报告了专项过桥贷款业务的相关政策,得到了詹夏来常务副行长“抓紧衔接,及时落实”和陈树龙副行长“感谢农业发展银行”的支持。请NDRC、水利部、财政部、投资集团密切关注与省农业发展银行的对接和沟通,充分利用政策。批示后,他们将抓紧机会向常务副省长詹夏来汇报省政府领导重要批示的落实情况,并提出具体方案。分管分行领导和业务处还多次走访省财政厅、省水利厅、省发改委、省建设投资集团等相关部门,公布专项过桥贷款相关政策,沟通下一步发展。

打通江淮水道黄金命脉

为随时做好项目启动准备,我行还专门制定了《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专项过桥贷款操作流程》,对贷款申请、审核、支付、还款等环节进行了细化,并积极争取总行专项资金的提前到位。

打通江淮水道黄金命脉

对形势做出反应,

加快引江济淮步伐

世行强调了关键点。经过多次重点项目融资对接,目前已有7个项目与省水利厅联合确认,符合农业发展专项过桥贷款支持范围。其中,引江济淮工程以城乡供水和发展江淮航运为主,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以农业灌溉和补水、改善生态环境和发展江淮航运为综合效益。该项目提案已于4月中旬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准,预计将于2015年6月底启动。供水覆盖全省12个城市,总面积58500平方公里,人口3275万。

打通江淮水道黄金命脉

我行恳请省政府召开桥梁贷款重大水利项目融资协调推进专题会议,明确贷款承诺主体,落实项目要求、贷款需求和还款来源。同时,他还主动解决了省发改委引淮办的关键问题,开展高端营销,缩小差距,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共同规划项目进展。本行还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服务优势,积极帮助安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完善各项贷款要求,成功推动其成为政府指定的引江济淮工程主体。

打通江淮水道黄金命脉

随后,我行直接受理了贷款申请,结合全省中期财务规划、年度预算投资计划和项目进度,确定贷款金额为38亿元,贷款期限为3年。4月20-22日,项目评估全面完成,目前贷款正在总行审批中。

打通江淮水道黄金命脉

利用这一趋势,

帮助不断优化资源分配

据了解,引江济淮工程由引江济潮、沟通江淮、引江济北三个部分组成。最初,年平均引水量为48.99亿立方米,向淮河调水26.05亿立方米;水运总量约为1.043亿吨。这将有利于提高沿淮和淮北地区的水安全能力,抑制淮北地区地下水的过度开采,改善淮河流域的水生态环境,恢复巢湖的水生态功能,建设京杭大运河第二条入河通道,优化区域综合交通体系,滋润安徽,辐射中原,对支撑安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打通江淮水道黄金命脉

为更好地支持引江济淮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本行在贷款期限、利率、担保等方面实施了优惠政策。同时,为专项过桥贷款开辟了绿色通道,确保借款人能够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和贷款金额内使用资金。在同期同档次基准利率的基础上,利率下降了15%。同时,本行将继续加强与地方政府、财政和水利部门的协调,共同解决项目建设和贷款使用回收过程中的问题,督促政府按计划将投资资金拨付到借款人在本行开立的专用账户,以一系列优惠政策帮助建设安徽“南水北调工程”。

标题:打通江淮水道黄金命脉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8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