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44字,读完约4分钟
频繁的跳槽不利于整个行业的稳定发展。这种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中高层涉及战略和管理等问题,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即使是最基层的员工,尤其是资产端的员工,也与项目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辞职导致的逾期率约为5%;第二,目前市场上的人将获得高薪,这直接推高了行业的运营成本。

5月19日,人人网创始人之一张世世宣布了最近备受关注的人事变动。由于人人网贷款成立时间相对较长,业务量相对较大,高管的离职和业务主管的微调对整个p2p行业相当敏感。

跳槽频率高并不奇怪
"这是一个人才短缺的行业。"一位刚刚从大平台跳到新平台的中层工作人员向记者解释说,互联网金融已经从萌芽阶段进入成长期,平台已经翻了上百次,对人才的需求远远不能满足。根据网上贷款平台的数据,截至2014年底,中国共有1575个网上贷款操作平台,其中900多个是2014年新推出的。“普通工人的要求相对较高,经过一点培训后,他们可以很快开始工作。但是当涉及到中高层时,他们必须是有经验的经理。他可以用一个平台快速运行,而且他必须对业务和开发环境有很好的理解。因此,如果你能挖掘它,它当然是最好的。”上述中层员工坦言:“通常,给的工资都是很诱人的。如果是高层次的,通常会翻倍。”

“p2p被认为是互联网行业的半壁江山,拥有高周转率是正常的。”一位长期关注互联网金融的分析师同意上述观点。在过去的几年里,当互联网行业迅速发展时,员工辞职、高管离开去创业是一种普遍现象。数据显示,2012年互联网行业高管的平均离职率达到18.5%。

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15年春季白领跳槽指数调查报告》显示,从去年12月到今年1月,用户求职意愿明显提高,新注册用户数量同比增长25.7%。其中,信息技术、通信、电子、互联网和金融行业白领跳槽比例排名第一。

“平均跳槽率应该在10%以上。最高管理层应该创造一个新的平台,中层管理人员应该另谋高就。整个行业发展时间短,经验少。”上述分析师表示。
传统金融人士将注意力转向网络金融
p2p热潮不仅带来了业内高管的离职,还带来了互联网金融对银行等许多金融机构的“挖走”。此前,宝商银行互联网金融平台“小马银行”团队负责人张成辞职,成立了小马金夫;杭州银行行长俞圣发也成为浙江网上银行行长;平安银行(000001,股份)信用卡中心总经理梁、兴业银行(601166,股份)总经理郑新林等传统银行高管纷纷跳槽到前海伟忠银行;兴业银行杭州分行行长张长恭将前往平安的p2p平台lufax广州银行前副行长李依馨创建了p2p平台。不应低估互联网金融的吸引力。

“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企业,其激励机制是有限的。此外,对于一些传统金融机构来说,新平台可能会有更多的发展机会,而更开放的企业氛围更适合它们。”上述分析师告诉记者,自去年下半年以来,行业对财务的要求越来越严格,随着监管规定的逐步明确,各公司对财务人才的需求明显增加。

负面影响值得警惕
根据仲达浦鑫《2014年互联网金融行业人才短缺报告》,互联网金融行业产品经理和运营经理的稀缺程度最高,互联网金融这一新兴行业的10个岗位的稀缺程度超过70%。事实上,每个人的贷款都不是特例,p2p行业人员的频繁流动已经成为p2p行业不争的事实。然而,由于行业内人人贷款的影响以及此次人事变动的高数量和高强度,引起了舆论哗然。

记者采访了包括p2p和众筹在内的许多组织,这些组织的负责人都表示不便公开回应此事。一位高级经理告诉记者,频繁的跳槽不利于整个行业的稳定发展。在他看来,这种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中高层涉及战略和管理等问题,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即使是最基础的员工,尤其是在资产方面,也与项目密切相关。根据我们的观察,这次辞职的逾期比率约为5%。”他说:“第二,目前市场上的人将得到高工资,这将直接推高该行业的经营成本。”

大部分受访者表示,目前的互联网金融问题让很多人“住在,住在韩”。同时,个别机构可能对员工培训有所保留,这肯定会对整个行业生态产生负面影响。
标题:互联网金融行业人员流动性大存隐忧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842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