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444字,读完约6分钟
为支持制造业转型升级,大银行制定了装备制造业信贷政策,明确优先支持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通过支持符合产业转型升级要求的技术改造项目,积极扩大龙头企业及其上下游供应链融资,完善金融综合服务,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充分发挥国际化和一体化经营优势,积极开展衍生产品交易等业务,帮助企业“走出去”,为出口和发展优势和过剩产能的制造企业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我们的记者王豪强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发布,在高端制造业迎来国家战略发展机遇的同时,银行业的“转型突破”也增添了助力。业内专家表示,《中国制造2025》的发布,不仅帮助银行摆脱了传统制造业不良贷款率高的困扰,也为银行业的转型指明了方向。

事实上,在“中国制造2025”发布之前,包括政策性银行在内的大型银行已经采取了防范措施,在高端制造业领域提前布局,做了大量的项目储备,并不断推出新的高端制造业综合金融服务。目前,银行业在通过金融产品创新积极支持中国制造业的同时,寻求自身转型发展的道路也已经铺开。

“中国制造2025”惠及银行业
大力推进重点领域突破,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和高科技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设备、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动力设备、农业机械设备、新材料、生物医学和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大重点领域私募股权基金研究员杨表示,《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的十大重点领域,为该行后续信贷供应和综合金融服务指明了方向。

根据已发布的2014年年报和2015年第一季度报告,传统制造业在中国银行体系不良资产中所占的比例仍然相对较高。对此,杨表示,《中国制造2025》的发布实际上为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从长远来看,将有助于降低制造业在银行体系中的不良贷款率。

此外,在从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转型的过程中,商业银行也面临着调整信贷供给、创新金融服务的问题。“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和“中国制造2025”的颁布,不仅有助于实体经济复苏,有效刺激经济增长,也为银行业转型提供了政策机遇和项目储备。

“国家战略开启的国际市场、企业国际化和人民币国际化同时驱动,都为银行业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近年来,银行风险管理面临着一个考验期,但也是银行创新金融产品的黄金时期。”杨表示,未来中国的世界领先企业将越来越多,但其对贷款、银团贷款、跨境资本交易等金融服务的需求将继续增加,这将成为中国大型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重点。

支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工作正在进行中
创新金融服务,通过多元化、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支持制造业转型升级,大银行已经在路上了。
据了解,多家大银行已制定了装备制造业信贷政策,明确优先支持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先进制造技术和配套服务能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这对我国重点产业结构升级和重大项目建设,包括国家积极培育和发展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和传统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都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通过支持符合产业转型升级要求的技术改造项目,积极拓展龙头企业及其上下游供应链融资,完善金融综合服务,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此外,有助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综合金融创新方法不断推出。特别是大银行充分发挥国际化和一体化经营优势,积极开展衍生产品交易、外汇资金等业务,帮助企业“走出去”,为制造业企业的出口和剩余产能开发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数据显示,2009年至2014年,中国工商银行国内制造业贷款平均增长1479亿元,平均增长率为14.1%,制造业贷款占企业贷款的比重从20%上升至22.7%。截至2014年底,工行国内制造业贷款余额为1.53万亿元,比上年增加444亿元。2014年,工行增加对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贷款2718亿元,占国内企业贷款增幅的67%。

工行相关人士表示,工行积极支持企业加快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应用,提升传统产业,提升新产品开发能力,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加快产品升级。工行与沈阳机床(000410)、中旺集团、沈阳鼓风机集团、沈阳远大铝业工程等多家大型先进制造企业的转型升级合作已全面展开。

事实上,大型银行在中国制造的步伐已经开始。近日,国家开发银行辽宁省分行向沈阳机床集团提供了不超过100亿元的资金支持,用于提升沈阳机床的创新能力,加快实施“走出去”国际发展战略。交通银行上海分行采取多种措施支持制造业转型升级。截至2015年3月底,交通银行上海分行制造业贷款增速较年初提高近30%。

创新服务强化“中国制造”
“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不仅有利于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也为银行提升制造业金融服务和自身业务转型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目前,我们将通过“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表内+表外”等综合金融服务,大力发展债券承销、银团贷款、并购咨询等业务。,满足制造企业转型升级中直接投融资、产能整合、并购重组的需求;灵活运用出口信贷、国内保险和国外贷款、M&A贷款、保函、国际结算和全球现金管理等。,支持企业“走出去”,转移优势和过剩产能,增强全球竞争力将成为我行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对“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发展领域企业投资建设的实现产业升级的新(改、扩)建项目,将按照商业化原则积极予以支持工行表示,金融创新要以龙头制造企业为重点,积极拓展产业链上下游客户,加强供应链贸易融资跨区域合作,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国内保理业务模式。根据龙头制造企业和核心企业多元化融资的特点,我们将积极为制造企业提供各种债券融资支持。同时,我们将围绕新能源汽车、3d打印等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推出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以银行系统为主导的金融租赁将成为未来服务中国制造业的重要手段。据了解,除飞机和船舶外,国电四大集团的动力设备和海上工程结构已经或即将通过融资租赁的方式“引进”和“走出去”。充分发挥融资租赁业务优势,支持制造业并购、产业升级、供应链融资等。将成为未来银行业金融租赁业务的亮点。
标题:银行业创新服务助制造业转型升级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846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