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305字,读完约8分钟
华三希望摆脱外国资本的控制,独立掌握自己的命运。员工持股问题一直是矛盾的焦点
华三回归国家不再受制于外国资本的地位,华三所期待的那一天终于到来了。近日,清华控股有限公司的子公司紫光股份有限公司(报价000938,咨询)宣布,将以不低于25亿美元的价格将惠普“新华三期”公司的一半股权纳入其口袋,并成为控股股东。这标志着被外界争论了几个月的华三的身份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H3C的股票经过多次买卖后,又被贴上了“国有企业”的标签。

“我已经好几天没睡觉了,我很兴奋。华三终于回到了美国,开创了一个新局面。”华三的一名中层人士告诉记者。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所有权的频繁变动和劳资之间的频繁冲突一直充斥着华三的发展。华三渴望掌握自己的命运,但这是艰难而坎坷的。员工希望尽快实施全面持股和H3C上市的计划,该计划也被无限期推迟。随着紫光的到来,这种期待似乎不再是梦。

5月22日,紫光集团副总裁张亚东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华三与资本市场对接(上市)只是时间问题,员工持股计划将予以考虑。”他透露,合并完成后,H3C仍将保留其核心团队。

中国三个国家的身份已经确定
有了外国资本的头衔,华三在中国有点尴尬。
5月21日,清华控股和惠普宣布达成合作。清华控股的子公司紫光以不低于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惠普旗下“新华三期”公司51%的股份,并成为该公司的控股股东。中国三大外资的身份终于确定了。

据了解,“新华三期”与“原华三期”的不同之处在于,除了原有业务外,它还将拥有服务器、存储和技术服务业务,包括惠普全资子公司H3C和惠普在中国的业务,总估值约为45亿美元(不包括现金和负债)。该交易预计将于2015年底完成。

事实上,由于其强大的竞争力,H3C一直是资本市场的一个热点,其股票已经出现了几次反转。H3C已经建立了12年。2003年,华为与美国3com公司建立了合资企业,华三诞生了。其创始团队的骨干来自华为。两年后,3com以51%的股份成为控股股东,随后其控股权逐渐扩大,华三成为3com的全资子公司。2010年,H3C及其母公司被包装成一个整体出售,惠普正式进入。华为当时也参与了竞标,但由于美国政府的限制而失败。

在过去的几年里,惠普的全资子公司“华三”因其外资地位而在竞争中被许多中央企业和政府信息项目拒之门外,而其竞争对手瑞捷网络和华为正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随着国家信息安全和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在服务器和存储市场,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的范围越来越窄,H3C的发展受到了限制。

thunis集团董事长赵卫国表示,交易完成后,thunis将成为新华三世的控股股东,这标志着新华三世正式成为国家信息技术产业的一员,这对于实施国家自主可控的信息产业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未来新华三世的发展充满机遇。

在这次收购中,经过多次波折,华三的股权被重新贴上了“国有企业”的标签。收购完成后,H3C将正式从外资企业转型为国有企业,从而在未来的竞争中获得一个“垫脚石”。

预计上市员工的规划将是持股
虽然华三的身份问题引起了市场的极大关注,但华三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所有权也成为华三心中的一根刺。历史上,由于身份认同,H3C发生过许多内部冲突和员工罢工。曾经,人们在H3C心不在焉,前任高管也相继离职。

在紫光引入之前,H3C的管理层刚刚经历了一次大规模的震荡。今年年初,惠普强行任命惠普中国董事长毛渝南执掌H3C,引发了than 4,000多名员工的集体抗议。紧接着,惠普立即对的高级管理层进行了人事调整,华山源首席执行官吴敬川被替换为副董事长,原首席运营官曹被提升为首席执行官。原华第三副总裁兼市场部总裁王伟“辞职”成立了梦工厂。于是,吴敬川也走了出去。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有消息传出,H3C的股票被许多潜在收购者竞购,如中国电子、thunis、中信资本、CDH投资和工行国际。

“股权已经被出售了很多次,但从未掌握自己的命运。这是中国三个人的悲哀。华三一直希望华三能回到国有企业的怀抱,多年的希望终于实现了,很多员工都很兴奋。这不仅意味着H3C的国有地位已经确定,而且已经被暂停多年的自主知识产权也得到了承认。在未来的竞标中,这三家中国公司将更加大胆。”华三的一名中层员工告诉记者。

随着这次收购的完成,一直在争取独立的华三希望摆脱外资的控制,独立掌握自己的命运。员工持股问题一直是矛盾的焦点。
“华三的持股和上市计划将被无限期推迟,这仍是华三的一个死结。”华三的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内部的人总是不稳定的。”不久前,在华三爆发的大规模劳工事件中,员工与惠普之间的矛盾被推到了前台。在谈判过程中,华三员工希望保持华三公司的独立经营,促进全面持股和独立上市。

紫光集团副总裁张亚东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直言不讳地表示:“中国与资本市场对接只是时间问题,员工持股计划将得到考虑。”据透露,该公司在国内企业网络市场有很强的话语权,并将陆续有新的行动和发布计划。

关于收购后的结构和人员变动,曹CEO告诉记者:“一直以来都是独立运作的。收购正式完成后,双方股东大会将讨论并宣布结构性变化,基本不会有太大变化,核心团队将保留。"

惠普和紫光有自己的想法
这种获得不是简单的加法和减法。惠普和紫光有自己的想法。
合并前,惠普将惠普在中国的服务器、存储及相关技术服务业务转移到H3C,H3C成为“新华三期”。紫光不仅获得了新华三期的控股权,还获得了惠普的服务器和存储资源。

“这次收购并不复杂,但需要很长时间。在谈判中,我们得到了优惠条件,但惠普在中国市场也有更多的考虑。”紫光内部人士告诉记者。
毫无疑问,获得惠普的包装资源对H3C更有利。作为首批进入中国市场的it品牌之一,惠普一直是中国服务器和存储市场的重要制造商。根据IDC 2014年年度跟踪报告,惠普在中国服务器市场(包括x86服务器和非x86服务器)排名第三,市场份额为15.0%,在存储市场排名第四,市场份额为7.4%。

“获得惠普资源后,H3C将直接挑战刚刚收购x86的国内服务器巨头联想。长期以来,H3C受制于母公司惠普的外资地位,在政府主导的网络设备采购中处于劣势。即便如此,H3C仍能保持强大的竞争地位,这是其他竞争对手不能忽视的。收购完成后,新华三将正式作为国内厂商参与竞争,这不仅会对瑞捷和构成威胁,还会直接挑战联想的地位。”一位通信专家说。

业内人士认为:“惠普将一半股份出售给紫光,并不意味着它将放弃华三,以51%的价格出售股份。为了实现紫光控股,华三获得了国有地位,这只是1%多一半。惠普仍有控制华三的强烈愿望,在改变身份之前注入服务器等资产,显示出其打入中国市场的雄心。”

值得注意的是,收购完成后,“新华三代”将成为惠普服务器、存储、网络产品和硬件支持服务在中国的独家提供商。原华三通的核心管理团队和中国惠普的服务器、存储和技术服务业务将保持相对稳定,中国惠普前负责人将继续领导惠普在中国的业务。

也就是说,惠普企业还将拥有新公司49%的股权,而惠普将在新公司的董事会中占据一定的董事会席位,惠普的发言权并没有明显减少。作为一家国有企业,华三创造的收入有一半将流入惠普。

然而,紫光并不是在做简单的加法,它对整个产业链的雄心已经“显而易见”。两年前,紫光以15亿美元收购了在美国上市的展讯通信,去年又收购了瑞迪科微电子。随后,英特尔立即宣布向紫光控股公司投资90亿元人民币(约合15亿美元),并获得20%的股权。紫光控股公司拥有展讯通讯和瑞迪科微电子。

除了快速收购芯片资产,紫光还在加速整个it行业的布局。据紫光相关人士介绍,此次收购是清华产业逐步实现从芯片设计制造、软件和系统集成到网络设备的全线贯通的新举措。

清华控股董事长徐景宏表示,紫光与惠普的合作是为了进一步推进创新战略,是清华生态设计的一步。清华将继续紧密结合产业和资本,形成互动效应,实现跨境融合。“在未来的日子里,每个人都将继续听到,清华同方在各个领域,包括孵化器和创业团队,与国内外巨头有着深入的合作。与惠普的合作是全球化的一步。”
标题:华三通信一波三折终于落户国企紫光股份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849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