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56字,读完约4分钟
美联储何时加息已经成为国际金融市场起伏最大的肥皂剧。随着美联储会议记录和官员语气的改变,市场加息的预期时间一再推迟。作者认为,比加息时机更重要的是美联储加息的方式。开始加息只是一次性加息25个基点,能否持续是关键。如果美联储开始加息,然后陷入观望状态,甚至在加息后再次降息,这将对全球资本流动和美元走势产生巨大影响。

一般来说,在严重的经济衰退之后,美联储习惯于通过持续加息来宣布低利率政策的结束。例如,20世纪90年代初,为了应对经济衰退,美联储大幅降息。1992年9月,它将联邦基金的目标利率降至3%的最低水平,并一直维持到1994年1月。美联储在1994年2月开始加息后,在3月、4月和5月继续加息,共加息4次,前3次每次加息25个基点,第4次加息50个基点,从而将联邦基金的目标利率提高到4.25%。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观察,美联储在当年的8月和11月两次加息,将联邦基金的目标利率上调至5.5%,美联储加息的过程基本结束。

巧合的是,本世纪初互联网泡沫的破裂和“9·11”事件的冲击,导致美国经济再次陷入衰退,美联储也再次大幅降息。2003年6月,它将联邦基金的目标利率降低到1%,并维持到2004年6月。美联储在2004年6月底开始加息后,在当年的8月、9月、11月和12月四次加息,每次加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的目标利率提高至2.25%。虽然本轮加息的速度明显慢于1994年,但仅用了6个月就完成了1.25个百分点的加息。

然而,与前两次加息相比,美联储目前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继续加息的可能性非常低。
首先,通胀前景不容乐观。当利率在1994年和2004年开始上升时,美国的通货膨胀情况与当前的情况大不相同。1994年2月,美国消费物价指数同比数据为2.5%,核心消费物价指数同比数据为2.8%;2004年6月,上述两项通胀指标分别为3.3%和1.9%。目前,美国cpi和核心cpi的同比数据分别为-0.2%和1.8%。显然,通货膨胀形势不容乐观。尽管美联储目前更加关注个人消费支出指标,但截至3月,美国个人消费支出和核心个人消费支出的同比数据分别仅为0.3%和1.3%,不仅与美联储设定的2%的目标相差甚远,而且自2014年5月以来基本呈下降趋势。一旦美联储开始加息,可能会进一步增加实现通胀目标的难度。

其次,资产价格正在崩溃。加息将不可避免地给资产价格带来下行压力。在美联储于1994年和2004年开始加息后,美国股市一度大幅下跌。自今年2月以来,美国股市一直处于高度波动之中。一旦开始加息,很可能会导致股市大幅下跌。一旦股市下跌,通过蒸发财富来抑制消费增长,本已悲观的通胀前景可能会恶化。

第三,居民实际收入增长缓慢。美国自2010年以来已经走出衰退,但劳动收入的增长并不乐观。从2010年到今年4月,美国非农企业所有员工的平均周工资增长了13.21%左右,但同期美国cpi增长了9.6%左右,美国劳动力的平均年实际收入仅增长了0.7%。实际收入增长缓慢意味着消费增长潜力有限,美国个人消费支出在今年第一季度出现下降迹象。

此外,收入增长缓慢对于支持房地产市场的复苏也不是很乐观。扣除商业房地产贷款后,今年4月以来,美国居民个人房地产贷款余额明显缩水。美联储加息导致的抵押贷款压力增加,可能进一步抑制信贷扩张,进而抑制房地产市场的复苏。

一般来说,面对不稳定的经济形势,即使美联储今年开始加息,按照历史惯例也很难持续推进,而且可能要等很长一段时间,例如,后续措施将在3-6个月后决定,甚至不能排除加息后长期不动的可能性。如果美联储在第一次加息后停止加息,美元的上行难度将增加,预计美元将从强势上行转变为强势震荡。(作者:中国建设银行(报价:601939,咨询)总行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标题:美联储加息模式比时点更重要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879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