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06字,读完约4分钟

多国气象机构已经证实,厄尔尼诺现象已经形成,并将“几乎肯定”在北半球整个夏季持续下去。分析师指出,受此影响,基本金属、农产品(报价00061,咨询)等大宗商品的供过于求格局将得到缓解,橡胶、铜、糖等部分商品价格有望从底部快速上涨。

厄尔尼诺有望缓解商品供需矛盾

全球或受欢迎的“超级厄尔尼诺”

厄尔尼诺现象是指太平洋赤道海域海水持续大规模异常上升的现象。平均而言,厄尔尼诺现象每3-5年发生一次,通常每次持续约12个月,但也有持续长达18个月的情况。厄尔尼诺通常持续两年。例如,上一次厄尔尼诺发生在2009年至2010年之间。

厄尔尼诺有望缓解商品供需矛盾

国家气象局下属的气候预测中心在五月中旬发布了一份月度报告,称厄尔尼诺现象已经形成。截至5月初,赤道太平洋出现了轻微至中等程度的厄尔尼诺现象。该中心预测,厄尔尼诺现象“几乎肯定”会在北半球整个夏季持续下去。

厄尔尼诺有望缓解商品供需矛盾

美国夏威夷大学的阿克塞尔·蒂姆尔曼说,这一次很可能是“超级厄尔尼诺”。“这次海底的水温很高。它不仅会向东移动,还会到达大海。”据蒂姆尔曼说,美国目前的气候模式分析表明,这一厄尔尼诺现象的强度可能与1997年至1998年的一轮厄尔尼诺现象相当。

厄尔尼诺有望缓解商品供需矛盾

厄尔尼诺现象会导致全球农作物产量大幅下降,导致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1997-1998年期间,印度尼西亚的棕榈油产量下降了7.1%,马来西亚下降了5.5%。这两个国家的产量占世界总供应量的86%。最坏的情况是,澳大利亚的小麦产量骤降15%。此外,国际可可组织认为,根据过去的经验,厄尔尼诺使全球可可产量减少了2.4%。

厄尔尼诺有望缓解商品供需矛盾

事实上,金融机构正在密切关注厄尔尼诺的趋势。根据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 Bank)此前的分析,印尼的干旱可能会影响弗莱河(Frye River),弗莱河是印尼运输铜精矿等原材料的“主要道路”,导致铜供应量大幅下降。

厄尔尼诺有望缓解商品供需矛盾

预计大宗商品价格将大幅波动

“厄尔尼诺现象将造成从太平洋到南美洲西海岸的多雨天气。因此,智利和秘鲁等大型铜生产国将面临大量降雨,破坏基础设施和能源供应。因此,遭受洪灾的矿区将面临大量减产的风险;例如,智利3月中旬的暴雨直接影响了260万吨铜精矿的生产能力,约占目前世界总供应量的15%。”海通期货财政部有色金属高级研究员雷联华说。

厄尔尼诺有望缓解商品供需矛盾

雷莲花指出,厄尔尼诺给印度尼西亚带来的干燥天气将限制铜的运输。例如,由于干旱,将铜精矿等原材料运出印度尼西亚的当地“主干道”飞河的水位将会下降。如果出现强烈的厄尔尼诺现象,全球铜矿开采的干扰率将明显高于2014年,或达到5%。供应层面的阻力将支撑价格,这将导致很大的投机可能性。历史数据显示,在厄尔尼诺期间,铜价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厄尔尼诺有望缓解商品供需矛盾

目前,雷联华认为,虽然强厄尔尼诺现象将有助于改善铜产业链的供需状况,但从短期来看,价格压力很大,现货市场供应充足,夏季季节性需求将减弱,金融属性将持续减弱,下游中小企业资金仍困难重重,信心恢复不足,存在进一步回调的巨大风险。

厄尔尼诺有望缓解商品供需矛盾

尽管如此,方正的中期经纪业务总监曲表示,厄尔尼诺现象必将对大宗商品产生影响,尤其是农产品。每年5月至9月,大宗商品价格将发生变化,其中大部分将上涨。目前,大部分农产品在近几年处于较低水平,其地位不断提高。市场展望之后会有市场,各行各业的投资者会借助厄尔尼诺现象进行炒作。最有影响力的品种应该是棕榈油、橡胶和豆类。其中,大豆中有更多的豆类,而豆粕和豆油将在库存消耗后逐渐趋于长时间。

厄尔尼诺有望缓解商品供需矛盾

他认为,大部分大宗商品正在走向库存,一些商品已经逐渐完成库存消耗,但大部分商品仍处于供应过剩状态。农产品中的豆类和油类库存仍有待解决,厄尔尼诺现象的恢复正在进行,这将不会像前几年那样美好,但将取决于持续的抵达量和消费周期的恢复。

标题:厄尔尼诺有望缓解商品供需矛盾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8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