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58字,读完约4分钟
中国银监会近日发布的数据引起公众关注:2014年,商业银行实现净利润1.55万亿元,同比增长9.65%;截至去年年底,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8426亿元,比年初增加2506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25%,比年初上升0.25个百分点。基于中国银行不良贷款的“双升”(报价601988,咨询),一些外国媒体对中国银行业进行了诽谤,称中国银行业的“暴雨”即将来临。对此,专家指出,目前银行业整体表现处于良好水平,不存在系统性和全局性风险。未来,在利率市场化和网络金融的影响下,银行业将在积极寻求转型的过程中找到更多的增长点,从而实现长期健康发展。

稳定的性能有亮点
虽然净利润增长率过去超过30%,现在很少出现,但用“整体稳定”来概括当前的银行业务显然并不夸张。
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银行成为四大银行中增速最高的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8.22%。中国工商银行(报价601398,咨询)以2763亿元的净利润夺得“最有利可图银行”的宝座,并继续保持其世界最大银行的地位。与此同时,一些机制较为灵活的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也在逆势盈利增长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现在工行的利润基础与过去不同了。2763亿元是一个非常大的利润总额,几乎是同类外资银行的两倍。”工行董事长姜建清对工行2014年的经营状况表示满意。他认为,中国经济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叠加,而银行业也经历了一个周期。有些企业会遇到困难,有些问题会在调整结构、去库存、消除过剩产能和去杠杆化时传递给银行。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银行利润增长率下降有其合理的一面,需要辩证对待。“例如,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即工业、农业、中国和建筑业,在上市后实际上变得更加有利可图。但是,由于常年增长,净利润基数很大,所以不可能继续高速增长。此外,目前的国内宏观经济形势也不支持这种做法。”董登新说。

准备金足以防范风险
与净利润增长率的下降相比,不良贷款率的上升显然是那些唱空.的人更重要的“关注点”根据银监会此前发布的数据,2014年四季度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依次为1.04%、1.08%、1.16%和1.25%,呈现出逐季度上升的趋势。

对此,中国工商银行前行长杨凯生表示,目前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为230%;资本充足率为13.18%,符合巴塞尔协议的要求;核心资本比率超过10%,领先国际同行。虽然目前1.25%的不良贷款率高于以往,但仍低于国际水平。你不必读空的中国银行业,但唱空的中国银行业更不合理。

“一方面,传统银行过于依赖房地产、重化工等大客户,这些客户的贷款在过渡期内容易形成坏账;另一方面,银行业近期加大了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小微企业的还款风险确实高于大企业,导致不良资产率上升。”董登新说。

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说,中国确实存在个别金融风险,但防范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是可能的。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率略有上升,但仍处于世界较低水平。

“一般来说,外资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波动很大,通常在0.8%左右,在金融危机期间可能达到2%到3%。目前,国内许多银行已经用利润冲销了部分不良贷款,拨备率很高,有助于抑制风险。”董登新说。

监督有力地促进了变革
面对压力,银行家们也在采取行动。建行行长张建国表示,建行正在加快抢占海外人民币结算市场。预计建行将于2015年底完成海外业务的基本布局;招商银行(报价600036,咨询)和中国联通(报价600050,咨询)正在筹建前海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其“围绕零售银行打造综合服务竞争优势”的理念非常明确;工行行长易会满借鉴苹果前总裁史蒂夫·乔布斯的经验,亲自走上台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互联网金融产品。

“长期以来,我国对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监管仍然非常严格。这对于防止系统性风险的发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现在,政府主动推出“债券互换计划”、“银行资产证券化”、“存款保险制度”等一系列措施,也是为了帮助银行轻装上阵,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通过服务实体和客户实现更好的发展。”董登新说。
标题:唱衰中国银行业没道理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910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