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77字,读完约4分钟
“农村土地流转收益担保贷款试点项目不仅加快了土地流转的步伐,而且提高了农村土地的市场价值,培育了新的市场经营者,鼓励农业生产向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中国农业银行四川省分行行长詹东生在谈到四川农村土地流转收益担保贷款试点项目时告诉记者。

中国农业银行四川省分行发布了《四川省农村土地流转收益担保贷款试点工作方案》,选择10个县(市、区)支行开展试点,重点支持大型专业农户、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业生产经营资金需求。截至2015年3月底,本行共支持大型专业农户和家庭农场689户,贷款余额3.37亿元,在探索农村金融服务现代农业发展新途径、新模式方面取得有效突破。

金融创新“扔石头问路”
从2014年上半年开始,农村土地流转收益担保贷款开始在试点地区“抛砖引玉”。
周泳东是乐山市井研县燕京镇的一名大型养猪专业户,前些年想扩大养殖规模,但由于没有抵押贷款,他无法如愿。去年,中国农业银行井研县支行给他发放了60万元的土地转让贷款。“贷款让我感觉很好,养猪场的规模已经扩大到19英亩。”周泳东说,去年他给井研县食品公司提供了3960头育肥猪,实现销售收入566万元,净利润65万元。他还解决了当地10个农民的就业问题,并且实际上变得富有了。

周泳东口贷款是农村土地流转收入的担保贷款,是指农民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受让人自愿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融资担保公司的反担保措施,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的一种新的融资模式。融资性担保公司向金融机构提供担保,金融机构发放贷款。

“土地转让抵押贷款收入保证了贷款的方便和简单,农民有了增加收入和致富的新希望,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富裕。”刚刚获得30万元贷款的鱼类专家郭建江(音译)非常开心。今年,他转包了105亩稻田,大约有12万斤成鱼。预计年销售收入将达到100万元,净利润将达到20万元。

中国农业银行井研县支行行长童新荣告诉记者,农村土地流转抵押收入担保贷款成本更低,结算周期更灵活,贷款力度更大。与其他现有的贷款产品相比,农民融资的积极性更高。

近年来,中国农业银行四川省分行把解决农民融资困难作为服务三农的重点之一。农村土地流转收益担保贷款是一种新的融资模式,它使过去农民拥有的“房地产”成为现在的“活钱”。截至今年3月底,我行已发放农村土地流转收入担保贷款2686万元,涉及37户。

“职业农民”茁壮成长
广汉市的一位粮食种植大户杨萍投资420万元种植了1404亩小麦和水稻,其中她从中国农业银行借了60万元。2014年,她的营业收入达到365万元,利润达到110万元。现在,杨平有了自己的家庭农场,拥有一个农业机械维修中心、办公室和培训室。播种和收获基本上是机械化的。2013年,她被农业部评为“中国粮食种植大户”。杨萍说,她一生中最大的愿望就是成为一名“新的职业农民”。农业银行贷款支持她扩大种植规模,实现集约化生产,实现她的愿望。

农业是作为一种产业来经营的,这使得“农民”成为一种职业。职业农民没有离开自己的家乡土地,在耕作中存在着职业分工。收入是根据出勤表现来支付的,有些甚至有年薪制。”广汉陆丰蔬菜种植合作社主席李兴福说。

“在土地流转贷款试点诞生之际,今年我们把30户大型专业农户和家庭农户列为重点扶持对象,支持他们尽快成为“专业农户”,在当地现代农业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中国农业银行广汉支行行长钱琳说。

“飞行员”仍然需要继续发挥力量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尽快明确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内容和界限,推进土地评估、流转市场等中介服务和市场建设。从中国农业银行试点项目来看,农村土地流转收益担保贷款中土地所有权难以确认,担保公司担保能力不确定。加快农村土地确权步伐,赋予土地清晰完整的产权;加快培育土地流转市场,保持长期土地承包经营,避免短期行为对土地的损害。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的专家表示,这项试点贷款偏向于经营权,这有利于土地转让的受让方,即企业主。但是,对于承包经营权合二为一的农民,应继续加大试点力度,将承包经营权纳入抵押范围。“对于金融机构来说,过去大部分抵押品都是有形的。与此不同,土地经营权是无形的,而土地上的作物是有形的,这可以说是一种全新的担保形式。扩大抵押物范围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农村要素市场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詹东生告诉记者。
标题:“破冰”农民融资担保难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961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