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22字,读完约3分钟

“别再担心天气了,每年至少增加200万元的收入!”住在湖北省枣阳市二湾镇银寨村的兰传远(音译)一位家庭农民,得知中国农业银行发放的600万元贷款已顺利收到,非常激动。

金融扶农接地气

枣阳市位于湖北省北部的丘陵地带,不仅是中国著名的产粮县和桃树之乡,也是全省著名的“干包子”。自2010年以来,它已经连续五年遭受干旱。自2001年以来一直从事粮食、花生和桃树种植的兰传远,尽管他的家庭农场欣欣向荣,却一直遭受着干旱。每年,他仅在灌溉上就花了几十万元,有时他会因为缺水而损失很多收入。到2014年底,兰传远计划投资近1000万元改造已转让的2854亩土地,并增加灌溉、道路、钻井设备和其他设施。然而,即使有了多年的储蓄,资金缺口仍然很大。令兰传远高兴的是,他最近用转让证书获得了1054亩土地,并成功地从农行借了600万元。“这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我们去农村进入村庄,以支持新的农业企业实体的活动。”中国农业银行襄阳分行农民金融部负责人向记者介绍。

金融扶农接地气

据了解,2014年底,湖北省新增农业经营主体超过10万个,农村土地流转面积1362万亩。2015年,湖北省成为全国推进农村土地确权认证的省份。为适应湖北省辖区内农村土地流转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的新形势,以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等农村产权抵押融资的新需求,中国农业银行湖北省分行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下乡进村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活动,号召全行打好“包精神”,深入乡镇、农村、农民。对该省的大型专业家庭和家庭农场等新农业企业实体进行了全面调查,并在国内了解了新农业企业实体的财务需求。建议2015年全省扶持1000户示范农户、1万户规模养殖农户和农副产品经纪人。目前,该行已走访了该省近22000个主要专业农户、家庭农场和其他新的农业企业客户。

金融扶农接地气

在专项活动中,本行做了“三个对接”。首先,进行真正的需求对接。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逐户建立客户需求和营销档案,每个新的农业经营主体客户选择一名营销负责人进行一对一营销。对于有信用需求的客户,根据客户的情况逐一从信用产品、担保方式、贷款方式和贷款定价等方面制定信用营销计划。第二,进行真正的产品对接。创新推出符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客户特征的农业、农村、农民特色金融产品,大力推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养殖水面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农机购置补贴等产品。本行还与湖北省农业厅合作,为全省示范农户提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等业务知识培训,有针对性地宣传推广适合农户的产品。目前,本行已发放4.5亿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等“三农”特色贷款,18家分行试点设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第三,实现真正的服务对接。除了重点满足客户对信贷资金的需求外,还为新农业经营实体的客户提供转账电话调配、手机银行、网上银行、“e-farmer管家”和财富管理等金融服务,以满足其多样化的金融需求。目前,全省行政村已部署转移电话等电子机器3.5万台,行政村覆盖率达到93%以上。

标题:金融扶农接地气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9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