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13字,读完约5分钟
昌平区红福园小区外景。数十名购房者因非法中介出售出租屋而受骗。新京报记者王大鹏照片
通过中介的“内部住房”,胡女士花了140万元在昌平红福园小区买了一套房子,装修后住了一年半。直到最近另一个房主上门,她才知道这个小房子有了主人。她的房子被一家中介机构租下,然后根据一份假合同卖给了她。

根据《新京报》记者的调查,胡女士的经历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案例。社区里的一套房子甚至被中介卖给了四个买家。根据买家自己的统计,像胡这样被骗的买家有60个。住宅物业称,中介租赁后的出售行为属于合同欺诈,与物业和开发商无关。目前,昌平警方已经介入调查。

中介购买“内部上市”
胡女士,60多岁,祖籍清河。2013年6月,夫妇俩来到由鸿福集团开发的鸿福苑小区。美丽的生活环境和完善的配套设施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偶然间,胡女士听说中介可以拿到鸿福集团的“内部购买指数”,于是她动了心,联系了一个叫刘的中介。
刘告诉胡舒立,所有可用的房子都是“一些领导留下的”毛坯房,楼层和户型都很好。然而,由于它们是“内部指标”,胡女士被告知不要去鸿福集团问问题,她说它们是“自己租的”,一年后就可以转让。

由于是小产权房,房管部门找不到房屋信息,所以胡女士对中介的说法深信不疑,迅速与对方签订了购房合同。
根据购房合同,2013年10月,她购买了红福园南二区1号楼2单元108平方米的房子,并支付了140万元的购房款。胡女士很快就开始装修,只要她找到中介刘,她就会帮她协调需要物业许可的事情,比如装修时砸承重墙。

一份报纸《通知》揭示了买房的真相
与胡舒立的情况类似,红福园南北区的许多业主告诉《新京报》记者,自2013年以来,他们从刘姓和瞿姓两个房产中介那里获得了“内部住房”,一些大家庭的亲戚甚至在内外购买了七八套。

许多业主透露,在过去的两年里,每个人都不敢说出房子的来源,而且大部分都是中老年人居住。通常,当你需要房产证时,你通常会找到最初的代理人,他们两个都能帮你搞定。他们还听说,这两个代理人还在社区购买了一些小产权房,这使他们相信了"内部住房"的说法。

然而,4月17日,许多购买“内部住房”的家庭贴出了一份由王签名的通知。内容是,2013年底,王把这些房子租给了段,并签订了租赁合同,但从今年4月6日起,段的电话就一直关机。根据通知,如果该房屋被段某转租和出售,居民与段某之间的行为是非法的,不受法律保护,要求所有居民立即搬出该房屋,并将该房屋恢复原状,否则将被强行收回。

看到通知后,胡女士和其他购房者意识到这些房子是别人租的,然后卖给他们。
房主和买家已经报案
通知发出后,一些居民发现他们的房子被换成了锁芯,一些自称是“房主”的人纷纷前来要求搬出。直到这时大家才意识到房子有问题,他们也弄明白了王从房主那里租了一套房子,转租给段,然后请人把房子卖掉的欺骗性链条。

随后,宏福苑的许多业主和购房者向昌平警方举报,他们涉嫌被中介诈骗。《新京报》记者昨日获悉,昌平区刑侦支队已有数十名购房者和房主作了笔录,但王、段和刘没有任何消息。

据知情人士透露,该住宅区的户主大多是北京航天城的员工。然而,由于距离公司较远,航天城的许多员工将房屋委托给自称是中介的王长期出租。段(音)自称“对场地感兴趣”,想开一家影视公司,他把这些房子租给了刘(音)和瞿(音),他们当时不在生产线上,以“内部住房”的名义出售。

昨晚,一些房屋的"原主人"也来到这些住户中进行讨论和交流。据这些原业主介绍,他们通过中介王租了很长时间,一次又租了五六年。
作出反应
物业公司:中介提供的购买合同是伪造的
宏福苑小区由郑各庄村兴办的企业宏福集团开发建设,小区土地归村集体所有。2013年6月,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公布了两批小产权房的曝光名单。昌平(33)、房山(23)和怀柔(13)是最集中的地区,成为三个受灾最严重的地区。昌平区北七家镇郑各庄村红福园社区是最著名的小产权房社区之一。

昨晚,宏福集团全资子公司宏福源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客户服务经理姚表示,2013年小产权房名单被相关部门曝光后,集团也严厉打击了倒卖小产权房的“黑中介”,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我最近才听说几十个业主举报的购买欺诈。

据姚经理介绍,宏福苑小区的很多业主都是航天城的员工。由于社区远离航天城,航天城的许多员工通过中介长期租房,并收取租金,平时很少去。
"这些中介公司没有门面,他们都是作为代理人来到社区的."姚经理表示,中介出租后出售房屋的行为是合同欺诈,但与鸿福集团无关。他说,这些中介提供的购买合同和印章完全是伪造的,房屋仍然属于原业主。目前,集团和物业将积极配合公安机关的调查。

新京报记者实习生李
标题:黑中介租房出售 数十购房人上当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964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