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89字,读完约4分钟
昨日,沪深股市资金净流出为66.89亿元。与之前数百亿元的净流出规模相比,过去两个交易日资本流出速度明显放缓。其中,昨天沪深300的净流入为47.41亿元,为3月31日以来的首次净流入,也是过去三个月的第二大单日净流入;成长型企业市场和中小板回归净资本流出模式。就品种而言,非银行金融部门获得了大量资金进入,而机械部门遭受了大量资金撤出。前缀为“钟”的股票在净流出前十名中占据了七个席位。

沪深300实现资金净流入
昨日,沪深股指大幅反弹,上证综指重现长阳100点,创下近7年新高,创业板指数开盘后大幅波动。收盘时,上证综指上涨2.44%,收于4398.49点;深圳成份股指数14749.13点,上涨2.15%;创业板市场指数和中小板指数分别上涨2.68%和2.85%。

据统计,昨天沪深股市资金净流出为66.89亿元,比周二的56.56亿元略有增加。然而,与此前数百亿元的净流出规模相比,过去两个交易日的资金流出速度明显放缓,表明投资者入市意愿再次增强。

昨天,主板和中小企业一起上涨。然而,在资本流动方面,存在着一种抓大弃小的分化模式。沪深300股票实现了资本净流入,而创业板和中小板则回到了资本净流出模式。

具体而言,沪深300股指昨日净流入47.41亿元,为3月31日以来首个单日资金净流入。同时,人民币47.41亿元也是近三个月沪深300第二大净流入,仅次于3月12日的人民币57.08亿元。此外,超大型订单的净购买量为89.62亿元,这是自4月13日以来的首次净购买模式。就个股而言,净流入量从周二的133只上升至144只。

周二,创业板和中小企业板都未能延续净流入模式,均出现净流出。其中,创业板昨日净流出25.62亿元;接受资本净流入的个股数量从周二的267只降至162只。中小板昨天净流出23.47亿元;资本净流入的股票有295只,低于周二的373只。

大型蓝筹股和小盘股领涨后,市场风格趋于平衡。从昨日的资本流动来看,沪深300股票获得了大规模的净流入,表明蓝筹股的吸引力在短期内有所提高。

经纪人受到追捧,机械和电子产品被抛弃
从行业和个股来看,昨日,非银行金融部门收到大量资金进入,净流入规模遥遥领先。然而,许多前缀为“钟”的品种遭遇了大规模资金撤出。
据统计,昨日在神湾28个一级行业板块中,有10个板块实现了资金净流入。其中,非银行金融部门的净流入最大,达到57.85亿元,成为昨天的“吸金之王”。银行和有色金属行业的净流入分别为13.90亿元和10.03亿元,其他行业的净流入在10亿元以下。相比之下,机械、设备、电子和计算机行业的净流出量最高,分别为26.15亿元、21.26亿元和16.02亿元,钢铁、交通、建筑装饰和通信行业的净流出量均超过10亿元。

单只股票方面,昨天海通证券(报价600837,咨询)和中信证券(报价600030,咨询)资金净流入超过10亿元,分别为16.54亿元和11.95亿元;中国太平洋保险(报价601601,咨询)、中冶(报价601618,咨询)、兴业银行(报价601166,咨询)和华泰证券(报价601688,咨询)也有大量净资本流入。在资金净流出前十名的股票中,“钟”前缀股票占大多数,A(报价000725,咨询)资金净流出最高,达到12.22亿元;中国北车(报价601299,咨询)、包钢(报价600010,咨询)、南车(报价601766,咨询)和上海港集团(报价600018,咨询)的净流出也超过5亿元。

在市场成交量扩大和持续反弹的刺激下,券商类股重拾资金追逐。相比之下,以前受益于“一带一路”的机械设备,以及早期激增的电子和计算机品种,都被基金抛弃了。目前,市场热点的轮换正在加快,这往往伴随着资本炒作后的决定性撤退。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应该敢于吸低,愿意抛高,用波段操作应对可能出现的新高和大地震。
标题:券商大举吸金 “中字头”显著降温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980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