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27字,读完约3分钟
⊙记者朱楠○编辑孙芳
从四月开始,“3?30“新政在房地产市场的有效性开始显现。根据记者获得的最新数据,4月份前20天,易居房地产研究所监测的25个典型城市新建住宅交易面积为953万平方米,比3月份前20天增长14%,其中一线城市和存量较大的“危险城市”的成交量尤为突出,体现为“3?30“新政激活了之前一直处于观望状态的潜在买家,尤其是一些城市对改善购房的需求开始释放。至于开发商,他们普遍希望“红色五月”,他们已经储备了足够的新供应量,将在5月份投放。

数据显示,自4月份以来,25个城市中有19个城市(80%)的交易量逐月增长。具体来说,杭州(房地产)环比增幅最大,达到94%,这与杭州3月份市场成交量相对较弱有关,也反映出杭州目前的去库存压力继续释放。与此同时,兰州(房地产)、厦门(房地产)等城市的环比增速也较大,分别为76%和53%。

在上述25个城市中,一线城市的交易量环比平均增长20%,其中北京(房地产)表现最为突出。4月份前20天的交易量比上月增长64%,在一线城市排名第一;上海(房地产)和广州(房地产)相对温和,分别为17%和14%,与平均线基本一致;相比之下,深圳(房地产)的表现相对较弱,但环比下降15%,这主要是由于自4月份以来深圳的供应极其不足。

虽然各地二手房市场的月成交量很难统计,但全国二手房中介的佣金数据也可以看到。记者了解到,4月份前20天中原地产在内地的总佣金收入已经超过6.5亿元,而3月份同期这个数字只有3.3亿元,比上个月翻了一番。这可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二手房市场的情况。许多城市已经看到二手房市场在新的住房市场出现之前有所回升。在这项政策下,二手房买家大大加快了他们的销售。

易居房地产研究所研究员严跃进认为,一线城市的购房者对政策尤为敏感。“30”政策出台后,许多购房者担心房价会上涨,积极入市,所以政策的有效性以最快的速度体现在数据上。在积极释放改善购房需求的背景下,包括别墅在内的这些城市的房产销售业绩相当可观。二线城市也有类似的市场效应。

虽然“3?自30“新政”以来,交易数据看似平静,没有爆炸性增长,但市场复苏的迹象正在逐渐显现。根据北京中原地产提供的数据,北京市商品房交易价格从3月15日的23,443元/平方米上升到4月16日的26,197元/平方米,平均交易价格的上升不是由于开发商的提价,而是由于结构性提价,改善住宅项目的交易比例增加。

从政策环境来看,4月份的楼市很好地吸收了第一季度各种宽松政策的影响,改善购房需求得到积极释放。一些房地产企业迎合买家的需求,他们不趁机提高价格,所以他们很容易匹配交易。根据4月份前20天的营业额,预计4月份各大城市的营业额将同比增长20%。
标题:楼市新政推高4月新房成交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981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