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78字,读完约5分钟
4月21日,国际大豆种植者联盟在北京举办了“2015生物技术与全球大豆贸易论坛”。《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并获悉,国际大豆种植者联盟将与中国农业部沟通,希望中国政策部门能够加快转基因大豆新品种的审批进程。

同一天,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杨军和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黄继昆报告说,美国批准了13种转基因大豆品种用于商业种植,但在这13个品种中,中国只批准了抗农达、抗农达产量和抗农达进口三种品种。中国的批准速度远低于美国当局。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转基因大豆进口国,去年进口了7140万吨。据估计,今年将进口7400万吨。中国大豆进口的主要来源国是美国、巴西和阿根廷。4月21日,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研究员张力维在他的个人讲话中说,“自1996年以来,全球大豆进口的增长几乎全部来自中国。”

据杨军、黄继昆报道,转基因大豆品种在中国上市审批需要2-3年时间,进口转基因产品的申请需要转基因技术产品研发国的批准后才能向中国监管部门提出申请。

据国际大豆种植者联盟称,如果审批过程过长,超出了科学前提下确保安全的必要范围,生物技术将无法在市场中发挥作用。
我希望缩短审批周期
国际大豆种植者联盟由美国、巴西、阿根廷、巴拉圭和乌拉圭的大豆种植者和贸易协会代表组成,代表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等大多数出口国的大豆产业利益。

同一天,联盟发布了题为“大豆生物技术延迟对全球大豆生产、供应和需求的影响”的白皮书。该联盟认为,通过生物技术创新开发的转基因作物在用于大田种植和进入食品供应链之前,必须得到法律法规的批准。为了确保其环境安全和食用安全,适当推迟市场准入是值得的。

然而,该联盟也指出,如果审批过程过长,超出了科学前提下确保安全的必要范围,生物技术将无法在市场中发挥作用。从短期来看,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利益将大大减少,而从长期来看,这将对整个创新过程产生负面影响。以转基因大豆为例,其生产主要为畜牧业提供豆粕蛋白。如果由于生物技术审批的延迟而导致生产和供应不足,畜牧业的成本就会上升,无法满足人们对肉、蛋、奶的需求。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联盟还将与中国农业部进行沟通,反映联盟的意见,争取加快中国农业主管部门审批进口转基因法规的进程,缩短审批周期。

美国大豆协会的一名成员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采访,他说: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新品种的漫长审批过程使种植者面临许多困难。如果生物技术投资者和R&D工人不能从长期投资中获得回报,他们将失去继续投资和R&D的动力..

巴拉圭大豆生产者协会的代表说:“我们完全理解各国采用生物技术的决定,但我们也应该看到,经过10-20年的种植,我们有足够的经验和科学依据,我们希望与中国农民分享。”

根据农业部官方网站发布的转基因数据,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农业部允许进口的转基因大豆、玉米、油菜籽等品种有41种,其中转基因大豆品种有9种。

美洲农业合作研究协会副理事长罗伊德·戴在他的演讲报告中指出,审批决定是由每个国家单独做出的,费用很高,大约3500万美元,大约需要100个月才能获得批准。他说:缓慢或不同步的审批,加上对未批准品种的零容忍政策,导致国际贸易中断和价格上涨。

他以mir162玉米为例,该产品于2010年获得美国批准,但于2014年底获得中国批准。
杨军指出,中国对进口转基因产品的管理和审批有自己的监管程序。“转基因产品进口许可申请需要在产品获得原产国批准后提交”,审批过程需要2-3年时间。

原产国是指研究和开发转基因品种的国家,而不是经批准的种植国。杨军表示,进口转基因品种的审批成本包括管理成本、进口商品检测成本和人员成本。

杨军还表示,要想加快审批速度,就需要建立全球统一的通用标准,建立研发管理规范和沟通机制,特别是数据共享,从而缩短审批周期。
中国市场的吸引力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转基因大豆进口国,中国的巨大需求使得主要大豆出口国希望更快进入中国市场。
张力维指出,2014年,中国进口了7140万吨转基因大豆,其中3200万吨来自巴西,3000万吨来自美国,600万吨来自阿根廷。三个国家的大豆进口占中国进口的95.24%。

张力维预测,2015年中国将进口7400万吨大豆。从1996年到2014年,中国大豆进口年均增长374万吨,全球大豆进口增长几乎全部来自中国。
根据国际大豆种植者联盟提供的数据,共有7个新批准的转基因大豆品种,包括5个抗除草剂品种,2个高脂肪品种和抗虫品种。这些大豆归陶氏一农、孟山都、拜耳和杜邦先锋所有,其中杜邦先锋已获得中国批准进口转基因大豆,其他尚未获得。

跨国公司在转基因产品的研发和商业化种植方面取得了快速进展。新产品可以在美国、南美等地获得批准和商业化,但在中国却没有获得进口许可,这也让转基因品种的R&D公司面临风险。

mir162转基因玉米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从2013年10月到2014年6月,由于缺乏进口许可证,国内质检部门已经退回了125.2万吨美国玉米和其他含有mir162转基因成分的产品。去年12月底,中国监管机构批准了mir162转基因玉米的安全证书,并允许其进口。

尽管对进口大豆的需求巨大,但监管当局在批准进口转基因大豆的新品种时非常谨慎。2014年12月底,拜耳作物科学宣布,中国已正式批准进口该公司的一种转基因大豆ll55,该品种花了7年时间才获得中国安全许可证。
标题:国际大豆种植者联盟游说中国:加快转基因品种审批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988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