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398字,读完约6分钟
4月23日,曾经是中国第一家零售药店的人民药房连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人民药房”)成功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成为a股上市的第三家连锁药店。
事实上,中国顶级连锁药店正在加速登陆资本市场。今年2月,宜丰药业(报价603939,咨询)成功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从美国私有化后回来的通融堂最近抛出了一项重组计划,准备进行61亿美元的借壳收购(报价600090,以供咨询)。上市后,连锁药店发布了巨大的增长计划。其中,并购的扩张和医药电子商务的布局已经成为连锁药店巨头的共同选择。

“现在,医药零售市场作为一个整体很小,很分散,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全国性连锁。”广州信息副总经理苏表示:“大型连锁药店通过上市融资收购单家和小型连锁药店,实际上是在争夺市场份额。对于行业而言,它可以加速市场集中度的提高。”

袁梦上市
据了解,人民大药房首次发行6700万股,发行价16.41元/股,募集资金约11亿元。上市首日,人民药房开盘价为23.63元,较发行价16.41元上涨44%,公司市值达到63.1亿元。

事实上,早在2012年,第一批a股零售药店上市公司就包括了普通百姓的大型药店。当时,普通百姓药房与已进入“预披露”状态的唐艺昕(报价002727,咨询)和处于“初审”状态的益丰药房争夺零售药房的第一位置。相比之下,普通百姓的大型药店上市就更加坎坷。直到2014年,已经"完成了2012年设定的一些筹资项目"的普通百姓大药房恢复了ipo审核。

北京医疗咨询有限公司负责人史立臣告诉记者:“近年来,许多大型连锁药店都计划上市,但难度很大。一方面,由于药店规模较大,但利润相对较薄,另一方面,药品关系到人民健康,上市审查将更加严格。”

根据普通百姓药房披露的数据,2011年至2014年,普通百姓药房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4.67亿元、28.42亿元、33.21亿元和39.42亿元,但净利润仅为9896.33万元、1.25亿元、1.6亿元和2.3亿元。

“因为现在药房的人工和租赁成本非常高。整个医药零售的平均销售收入在30%到40%之间,但费用比例很高,有些甚至达到35%。因此,费用比率得到很好的控制,以获得更大的净利润。”苏对说道。

通过扩大整体业务规模来降低成本已经成为医药零售行业普遍的盈利模式。普通百姓药房的战略是提高现有门店的运营效率,在面对具有一定品牌意识但需要发展的市场时,寻找合适的收购目标进行扩张。面对尚未进入的市场,主要依靠收购当地领先零售连锁药店的方式快速扩张。

与唐艺昕“区域高密度网点少”的发展战略和宜丰药业“以自建店为主,并购为辅”的发展战略相比,普通百姓大药房的M&A扩张战略更加激烈,其营销网络跨度更大。数据显示,自2005年以来,普通百姓的大型药店已经进行了一系列股权和资产收购,共计17起案件。截至2014年底,普通百姓大药房网络营销覆盖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包括999家门店,每天处理48000多种药品和其他健康相关商品。

“网点分布太广,各省市的市场也不一样,这将提高普通百姓的大型药店内部管理和药品管理的难度。不过,与其他连锁药店相比,普通人现在的网点分布很广,这有利于其o2o。”史立臣告诉记者,在过去的几年里,连锁药店也可以通过扩大门店来盈利。但今年连锁药店的扩张明显加快,主要受电子商务的影响,未来医药零售业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趋势将更加明显。

证券化加速了产业整合
与其他两家上市连锁药店一样,本次上市的普通百姓大药房所筹资金的使用也包括新店建设和老店改造。然而,记者注意到,在普通百姓的大型药店筹集的六个项目中,补充流动资金需要4.5亿元,这是最大的筹资投资。根据招股说明书信息,2011年至2013年,普通百姓大药房银行贷款余额分别为2.1亿元、1.9亿元和3.15亿元,财务费用利息支出分别为422.53万元、1297.06万元和1235万元。截至2014年9月底,其资产负债率为57.86%,高于同行业公司。

苏认为:“连锁药店跨省市发展比较困难,投资成本比较高,因为经营周期长的药店在各地都有竞争优势。此外,药店过去是一个拥有行政许可和保护的行业,新药店将面临准入限制。因此,目前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全国性连锁。”

如今,唐艺昕占据西南,宜丰药业位于两湖中间,百姓大药房覆盖十五个省,触角仍未伸向西北,而港股上市公司金田药业占据东北。
由于激烈的竞争,一些地区的零售药店已经饱和。根据网络规划和监管考虑,一些一线和二线城市的药品监管部门对新建零售药店的距离和面积进行了限制,这使得其难以进入这些地区的饱和市场。

“此外,新的普惠制政策要求药店配备执业药师,但国内执业药师资源不足。中国有40多万家药店,但中国执业药师的总人数超过40万,而且大部分在医疗机构工作。这意味着许多单一药店或小型连锁药店将关闭并停业,这将成为连锁药店并购的目标。”苏接着说道。

事实上,提高行业集中度和培育大型本土连锁药店的政策已经吹了。此前,商务部发布的《全国药品流通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提出,药品流通产业要在五年内规划整合,整合的方向之一是提高产业集中度。其中,医药零售业的具体发展目标是“百强医药零售连锁企业年销售额占医药零售企业总销售额的60%以上”和“连锁药店在所有零售门店中的比重提高到2/3以上”。

根据预期产业研究所发布的数据,2013年中国百强连锁企业总销售额为983.57亿元,同比增长11.93%,2013年整个医药零售行业总销售额为2571亿元。根据这一计算,中国百强连锁药店的销售额仅占药品零售总额的38.26%,行业整合程度远远不够。

“现在药店正在慢慢转型。事实上,药店的利润可以通过增加专业服务和电子商务来实现。未来,药店在三、四级市场的机会将会更多。毕竟,大型连锁药店仍有必要继续探索和整合市场。”苏才华进一步说道。
标题:老百姓大药房登陆A股 医药零售涌现证券化大潮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992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