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987字,读完约10分钟

《时代周刊》记者魏亮来自深圳

深圳特发集团有着辉煌的历史。1981年成立时,公司名称为深圳经济特区发展公司,行使深圳广东经济特区发展公司的职能。深圳火车站、罗湖联检大楼和深圳发展中心大楼都是由它建造的。1984年邓小平南巡时,登上了特发集团的国商大厦,俯瞰深圳的全景。特发集团开发了小梅沙旅游中心和深圳高尔夫俱乐部,深圳高尔夫俱乐部是中国第一家高尔夫俱乐部,被当时的新华社称为“中国第一家大型集团型企业”,而未来著名的万科也是特发集团当时的下属企业。现在,它的作用是:深圳的国有资产改革是一匹快马。

深圳国资重组赢家:特发集团转型军工 核心员工持股

“发一个特别的信息(000070,分享它)”,一匹刚刚跑出深圳国有资产改革的快马,无疑是最近股市繁荣中的一匹黑马。

暂停交易八个月后,4月12日晚,特发信息发布了几条公告,称计划收购成都富力和深圳东至100%的股权。成都富力主要从事军用电子设备的研发和制造,客户是十大军工集团和军方;深圳东至主要经营无源光纤网络终端、无线路由器、iptv机顶盒等。其客户主要包括华为和中兴(000063,股票吧)等。与此同时,特发信息推出管理层持股计划,以每股9.55元的价格增持11,518,325股,供公司57名高管认购。

深圳国资重组赢家:特发集团转型军工 核心员工持股

在“军工转型+核心管理持股”的理念下,特发信息的股价立即飙升。自4月13日复牌以来,股价已从11.01元上涨至4月23日的25.96元,涨幅为135.79%。仅仅在10天内,许多人的财富翻了一番。

深圳国资重组赢家:特发集团转型军工 核心员工持股

深圳长期以来一直是国有资产改革的试点城市。这一次,深圳市特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被选为深圳新一轮国企改革的样本。

2015年被认为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实施年,员工持股将有重大突破,将在部分试点央企推出。在这样一个极具争议的改革领域,这些特殊信息会有什么样的样本意义呢?

深圳国资重组赢家:特发集团转型军工 核心员工持股

国有企业改革的黑马

选择了特殊的消息,并且几个时间点相当一致。

2014年9月15日,“特发信息”宣布因“计划重大重组事宜”,当日暂停交易。

10月初,深圳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深圳市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总体规划》)。这个计划已经被包括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在内的许多上级部门审查过了。

深圳国资重组赢家:特发集团转型军工 核心员工持股

10月15日,时任深圳市委书记王戎与深圳市领导戴蓓芳、李华南、唐杰到特发进行信息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听取国资委主任张小丽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情况汇报,鼓励企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

深圳国资重组赢家:特发集团转型军工 核心员工持股

深圳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一位官员告诉《泰晤士报》,正是在这个时候,深圳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和特发集团开始与成都富力和深圳东至科技进行谈判,并制定了企业长期激励约束机制的改革方案。“这三件事在座谈会上进行了讨论,特别是高级管理人员持股计划的推广”。

深圳国资重组赢家:特发集团转型军工 核心员工持股

这位官员说:“深圳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一直在对此进行监督和审议,这也符合《总体规划》的精神。目标是通过引进新的投资者来扩大增长点,同时提升高科技企业的经营者和核心骨干。”

深圳国资重组赢家:特发集团转型军工 核心员工持股

最后,经过几个月的谈判,特发信息以1.9亿元收购东至科技100%的股权,其中2000万元以现金支付,其余以股份支付;以2.5亿元人民币收购成都富力100%的股权,其中1.25亿元以现金支付,其余以股权形式支付,价格为每股9.55元人民币。因此,深圳东至科技和成都富力分别获得了特发信息5.68%和4.28%的股份。

深圳国资重组赢家:特发集团转型军工 核心员工持股

管理层持股的固定增持几乎同时完成,特发信息(包括其子公司)的57名高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共获得11,518,325股。其中,董事长王宝认缴863万元,总经理蒋钦勤认缴813万元,董事会秘书张大钧认缴813万元。

深圳国资重组赢家:特发集团转型军工 核心员工持股

特发信息背后是特发集团(深圳特发集团有限公司),特发集团背后是深圳SASAC。特发集团主要从事旅游、房地产、光通信、汽车售后市场、物业管理等。辖9家企业,注册资本15.8282亿元,其中深圳SASAC直接持股43.3%,长城资产管理公司持股28.87%,深圳资本投资有限公司持股19.49%,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持股8.34%。特发集团持有特发信息40.51%的股权(重组前为46.85%)。

深圳国资重组赢家:特发集团转型军工 核心员工持股

特发集团有着辉煌的历史。1981年成立时,公司名称为深圳经济特区发展公司,行使深圳广东经济特区发展公司的职能。

深圳火车站、罗湖联检大楼和深圳发展中心大楼都是他们建造的。1984年,邓小平南巡,登上特发集团国商大厦,远眺深圳全景。特发集团开发了小梅沙旅游中心和深圳高尔夫俱乐部,深圳高尔夫俱乐部是中国第一家高尔夫俱乐部,被当时的新华社称为“中国第一家大型集团型企业”,而未来著名的万科也是特发集团当时的下属企业。一段时间后,特发集团对李鹏、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视察表示欢迎。

深圳国资重组赢家:特发集团转型军工 核心员工持股

2005年,特发集团完成债转股,引进多名战略投资者,更名为“深圳特发集团有限公司”。2010年,深圳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将特发集团43.3%的股份转让给深圳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直接控股,特发集团成为深圳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直接管理企业。

深圳国资重组赢家:特发集团转型军工 核心员工持股

上述SASAC官员告诉《时代周刊》记者:“2007年之前,特发集团处于战略收缩期,之后更换了领导班子,进行了一些重组和扩张,但效果并不明显。两年来,在SASAC改革的大篮子中,特发集团的改革力度并不突出,其下属的特发地产、特发地产、湘米湖公司等一些公司缺乏活力。今天,重组特殊信息是一个关键的煽动点。”

深圳国资重组赢家:特发集团转型军工 核心员工持股

深圳国有资产改革“一体两翼”

这里,有必要梳理一下深圳国有资产改革的路径。

2004年,深圳整合国资办和三家资产管理公司,成立深圳SASAC。当时的主要想法是学习淡马锡的积极股东经验。

2005年,深圳市国资委成立深圳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主要是为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退出企业重组,整合资源”。2007年,深圳市袁志投资有限公司成立,负责国有资产体系的资本运营。在此基础上,深圳SASAC很快完成了大量的企业重组,使国有资本从一般竞争性领域的劣势企业中退出,集中在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和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

深圳国资重组赢家:特发集团转型军工 核心员工持股

另一位SASAC官员告诉《时代周刊》记者:“2005年,SASAC完成了34家企业和250家二级企业的整体重组;2006年,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启动,372家原局属企事业单位被纳入市国有资产监管体系,或委托管理,或兼并、转让、关闭、撤销。”

深圳国资重组赢家:特发集团转型军工 核心员工持股

随后,深圳将重组形成的产业体系命名为“一体两翼”。所谓两翼一体,是指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是主体,金融准金融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两翼。

据深圳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向《时代周刊》记者提供的信息,目前,深圳国有资产中70%的资金已经聚集在“一体两翼”体系中。在这个庞大的系统中,有20家企业集团由深圳SASAC直接管理,包括深圳能源(000027,古巴)集团、深圳水务集团和深圳燃气(601139,古巴),其中23家是上市公司。

深圳国资重组赢家:特发集团转型军工 核心员工持股

上述深圳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官员表示:“深圳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绩效思路是从资产经营者向资本经营者转变,一方面发展混合所有制,另一方面实施资产资本化和资本证券化。”

深圳国资重组赢家:特发集团转型军工 核心员工持股

根据深圳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提供的数据,目前深圳国有混合所有制企业比例超过75%,资产证券化率为43%。能源集团、燃气集团和铜山李星(002243,股吧)整体上市,23家控股公司再融资500亿元。据深圳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最新统计,目前深圳国有企业总资产为7580亿元,净资产为3631亿元,利润总额为286.6亿元。在中国37个省级监管机构中,市属国有企业总资产排名第17,利润排名第5,总资产利润率排名第1。

深圳国资重组赢家:特发集团转型军工 核心员工持股

2015年4月20日,深圳发布了《深圳市2015年改革规划》,重点是“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深圳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一位官员告诉《时代周刊》:“2015年,深圳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将进一步推动85%以上的国有资产集中在“一体两翼”的产业体系中,将整个体系中混合所有制的比例从目前的75%提高到85%,资产证券化的比例从43%提高到60%,在完全竞争的企业中国有股的比例原则上将降低到50%以下。此外,新兴产业和拥有轻资产的人力、

深圳国资重组赢家:特发集团转型军工 核心员工持股

在寻找新的国有资产增长点时,深圳市国资委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是加大对金融企业的投资,组建专业化的金融投资集团,加大对新兴工业企业的投资,创造新的增长极。”

深圳国资重组赢家:特发集团转型军工 核心员工持股

事实上,2014年,深交所SASAC分行在金融领域频频出手。例如,2014年10月,袁志公司参与成立了深圳前海再保险有限公司,这是深圳第一家、中国第二家再保险公司,注册资本为30亿元人民币;深圳高新投资担保集团分别成立了前海金鹏学院和金科院,万和证券成为深圳市国有资产的第二大控股券商。因此,深圳的国有金融业已经覆盖了证券、保险、基金、期货、互联网金融、小额贷款、担保、要素交易平台等领域。

深圳国资重组赢家:特发集团转型军工 核心员工持股

重组中的赢家

在深圳国资委向《时代周刊》记者提供的材料中,也多次提到“学习淡马锡积极股东的经验”。

所谓淡马锡的经验,是指“从管理资产转向管理资本,明确控股责任和管理责任的关系,不干预公司在经营或业务中的各项决策。”深圳市综合开发研究院财务总监张表示:“深圳的国有资产改革有淡马锡模式的影子,那就是资本经营和控股。”

深圳国资重组赢家:特发集团转型军工 核心员工持股

4月24日,特发信息的每日交易限额结束,收于人民币24.99元,下跌3.74%。经过一个周末,4月27日,它下跌了4.16%,收于23.95元。

根据4月27日的收盘价,所有参与者都将是此次特发信息股权重组的赢家。特发集团持有126,967,646股,深圳东至持有17,801,047股,成都富力持有13,089,005股,特发信息57名经理及核心员工共持有11,518,325股,发行时每股9.55元,每股溢价15.40元。仅在10天内,参与者的财富翻了一番。

深圳国资重组赢家:特发集团转型军工 核心员工持股

在这个财富故事中,到目前为止,每个人都是赢家,但这也是有争议的一点。

标题:深圳国资重组赢家:特发集团转型军工 核心员工持股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10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