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747字,读完约7分钟
针对“政策出不了中南海”的顽疾,总理不仅拍了拍桌子,还规定了7天的发布期限。
昨天,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国家前缀”文件必须在会议结束后7个工作日内下发;有重大修改需要协调的,必须在10个工作日内发布。

通知还规定,可以公开的文件应在同一天在中国政府网站和相关政府网站上公开,并要求各部门跟踪和监督文件的执行情况。
国务院办公厅相关部门负责人对《中国商报》表示,李克强总理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落实。这一通知的发布是中央政府部门的一次自我革命,也是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建设现代政府、创新政府和法治政府的一项重要举措。

"这是第一次明确规定文件签发的具体时间."一位研究政府改革的学者告诉本报,明确规定时限有利于解决“政策不出中南海”的“第一公里”,而这一转变有利于改善整个国务院系统的运行,可以使政策更快地进入市场和人民,更快地发挥其实际效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发挥作用。

所有部门在7天内“画出圆圈”
在最近的五次国务院会议上,李克强两次严厉批评了一些部委和地方文件冗长繁琐的操作过程。
“有些政策已经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讨论并通过了,部长们也出席了会议,但这些政策仍然“停滞不前”。几个董事有必要“检查”吗?这不是在程序上完全颠倒了吗?”4月15日,李克强在常委会上斥责一些部门因“会签”问题而拖延落实政策。

4月21日,李克强再次指出:“一定要坚决打破原有的规定,一定不能让文件‘圈’着导演和导演层层叠叠!”同时,他对文件操作流程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务院常务委员会通过的文件,如果没有特别重大的修改或其他特殊原因,必须在7天内下发。

昨天,常委会决定的实施通知正式公布。通知明确指出,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以国务院或国务院办公厅名义发布的文件,必须在会议结束后7个工作日内发布;有重大修改需要协调的,必须在10个工作日内发布。此外,以部门名义发布或国务院常务会议联合发布的文件也按本标准执行。

作为第一个7天的文件,为急于吃“头的汤”,这一通知的运作和过去有什么不同?对于“国家名称”文件,在7个工作日内登陆是长还是短?一些专家表示,这取决于该文件从国务院到“人民之家”的程序。

在相同过程的情况下,文件可以说在7天内“快速”上述国务院办公厅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本报,根据文件的不同内容和性质,有些文件需要两三个月才能与普通人见面(引用603883,咨询)。尽管改变发行时间过长、修改审批效率低下的问题已成为共识,但该人士仍表示,7天的“期限”很紧。

负责人为记者算了一笔账: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后,需要三天的时间,文件要经过部门讨论会签,然后送到国务院,这个过程需要两天。之后,花了一天的时间进行校对、验证和发布,总计整整七天。

以这次下发的通知为例,在文件起草的一天内,征求了87个部门的意见和建议,统一了民主决议和意见。此外,在修改这份文件的过程中,国务院各部门和研究部门的领导都参加了。

“程序没有减少,流程也没有减少。它只是对我们的工作效率提出了要求。”上述负责人表示,从国务院会议决定到发布这份通知不超过7个工作日,而且还亲自实践了文件的内容,率先做出了表率。

此外,针对主任和部门主任的弊病,通知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整改措施:对于要下发的文件,只需修改文本,部门签字必须在2个工作日内完成;如有重大修改需要协调,会签应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有不同意见的,牵头部门应提出意见并报请批准。

部长和人民同时看到了这些文件
在强调执行的同时,通知还对文件的披露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根据通知,可以公开的文件原则上应在发布之日在中国政府网站或相关政府网站上公开。文件下发后,牵头起草部门要会同有关方面做好政策解读和舆论引导工作。

发行日期与发行时期不同,在过去的文件出版过程中,普遍存在“部长先看人民,再看人民”的问题。本报记者查阅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发现属于自愿公开范围的政府信息,应当在政府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向社会公布。因此,上述“大臣先看”的情况也是符合的。

许多观察人士认为,在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要求范围内,公告显然将在同一天同时发布,这是政府的自我加压,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的信息公开进程。上述国务院办公厅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过去在信息发布和披露之间需要做一些背景补充、梳理等准备工作,以方便公众更好地了解政策。现在,发布和披露被更改为同一天,这意味着他们的所有工作流程都应该提前。

“让人民感受到这项政策的实实在在的好处,而不仅仅是雷声大雨点小。”上述研究政府改革的学者表示,政策执行的拖延不仅是对政府公信力和权威的一种损害,也不利于集中精力进行发展和改革。“目前,经济增长和转型升级的压力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提高行政效率,迅速发挥正常作用。”

为了督促政策“下海”,通知还建立了文件执行跟踪监督制度。根据通知,重要决策和事项要专门安排,建立台账,跟踪监督,逐一落实,及时上报。
此外,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被指定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的第一责任人。“国务院办公厅将定期检查本通知的执行情况,并通报发现的问题。”通知最后说。

继续把握政策,踏上“第一英里”
“拍桌子”和“严厉地说话”……李克强为了掌握政策已经不止一次地“生气”。
至于为什么这项政策不能深入到基层,一位部委的官员早些时候对本报表示,这项政策将从“出海”开始就面临各部的博弈,然后是相关利益集团的公关,再到地方政府因自身利益等问题而产生的冲突和不作为。此外,在反腐倡廉和经济转型时期,一些体制官员有平庸懒惰的“太平官”思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成为一些政府官员追求的官途。

去年以来,国务院采取了多项措施,将“不作为”列为“重点整治对象”,同时提出了多方面的措施,使政策下放到基层。
在去年5月的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强调要通过监督、第三方评估和社会评估对地方和部门进行监督。“国务院永远不会发布空文件,所有政策和措施都必须毫不妥协地落实到位。”李克强说。

去年6月底,国务院启动了空规模之前的全国人口普查,重点是政策执行的“第一英里”和“最后一英里”,并覆盖了主要部委和地方政府。
现在,政府又一次发出了限制“第一英里”的通知,其动刀改革的决心是显而易见的。至于这种做法是否会在地方政府推行,上述负责人表示,考虑到各地情况的差异,目前不会有硬性要求,但如果推行效果好,也会考虑向地方政府推荐。

一些机构分析人士昨日向本报表示,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中国稳健增长政策的出台将逐步增加,政令的顺利实施不仅有助于快速产生经济效益,而且在整个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中发挥重要作用。
标题:政令“出海”限定时间表:7日内须印发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1030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