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28字,读完约3分钟
日前,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和全国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不断提高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我们要关注一线工人、农民工、贫困工人等群体,努力使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和全面发展。他的话很快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尤其是对工人而言。增加工资让“中国梦”变得更加平易近人。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成就举世瞩目。人们的生活(引用603883,咨询)已经完全告别了短缺经济,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变得越来越繁荣。然而,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改革也进入了深水区,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如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的收入增长相对滞后。

虽然从统计数据来看,居民人均收入每年都有较好的增长,但不可忽视的是,许多人感到越来越“平均化”,一些超级富豪高调的言行往往会影响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这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被拜金主义和财富成功所扭曲,一些负面情绪正在积累,为社会稳定埋下隐患。

正因为如此,习近平大张旗鼓地为一线工人说话,提高他们的报酬,让他们有尊严地工作和生活。这种说法无疑是让工人们“喜欢大事情”。然而,这种增加劳动报酬的愿景并不意味着命令企业或其他雇主普遍提高每个人的工资。我国收入分配不合理的形式有多种,包括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比例低、居民财产性收入比例低、高收入群体税收调整不明显等。

在当前的经济社会中,劳动收入确实与资本、管理和技术收入不均衡,尤其是资本方面,这往往形成很强的马太效应(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劳动者在收入和社会地位上都是被动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只是提高最低工资,增加这些收入可能不会有效地缓解贫富之间的差距和他们的地位。俗话说:“与其教人钓鱼,不如教人钓鱼。”换句话说,提高工人的素质和技能,尊重他们在商业中的民主权利等等。,使工人的收入和尊严可以通过多管齐下不断提高。

企业有责任提高一线员工的薪酬。在一些盈利的企业,提倡或要求更高的工资标准是可以接受的。然而,我们也需要看到,许多企业长期以来依赖廉价劳动力来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在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他们的利润也很微薄。强迫他们增加劳动报酬可能会在短期内增加工人的收入。如果企业陷入困境,失去工作的工人最终会遭殃。

也就是说,增加劳动报酬的愿望需要在维持企业正常运转中取得平衡。当企业无能为力时,国家也应该分担一部分责任。当然,这并不是说工人得到了凭证或现金,而是为了使工人的收入在没有增加或大幅度增加时更加有用。例如,国家增加了在医疗保障、基础教育、住房保障等方面的投资。,工人可以用很少或没有钱享受更好的公共服务,这使得工人的报酬更有价值。

提高劳动者报酬的愿景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培养居民财务管理能力和调整个人所得税征收方式入手。这样,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在2010年的基础上在2020年使居民收入翻一番的目标就能成功实现,中国就能从一个世纪的辉煌走向下一个世纪的繁荣。
标题:让加工资的愿景更加切实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1030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