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617字,读完约7分钟

贵州省黔南州贵定县的“金海雪山”风景如画,两个孩子在田野里玩耍追逐。图/cfp

贵州省黔南州委员会常务委员、黔南州副省长刘建民

黔南州立体气候明显,生产环境优美,为山区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提供了广阔的产业选择。Xi总书记说:“青山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我们认为现代农业与生态旅游相结合是最好的载体。

高铁时代生态黔南不再山高路远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黔南州)在哪里?用黔南州副省长刘建民的话说,黔南州是“一个有着深厚家庭的地方”。荔波是贵州南门苗岭的世界自然遗产,拥有世界上唯一保存完好的同纬度原始森林,是一个被称为“地球带上的翡翠”的稀有生物基因库。四个湿地被选为国家湿地公园;三都是中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以水书为代表的水族文化独具特色;黔南州居住着37个少数民族,如布依族、苗族、水族、毛南族和瑶族。平塘即将建造世界上最大的500米球形射电望远镜,它可以在天文城镇探索来自遥远宇宙的信息...

高铁时代生态黔南不再山高路远

黔南州过去山高路长。2014年12月26日,贵广高铁投入运营,黔南迎来了高铁时代,进入贵阳半小时经济圈,融入珠三角一小时至三小时经济圈。据刘建民介绍,黔南州是黔广高速铁路里程最长、站点最多的地区。你来来去去,交换你的需求,快速而缓慢地旅行。黔南的味道值得一尝。

高铁时代生态黔南不再山高路远

刘建民曾担任贵定县县委书记,在发展旅游业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经历。在美丽的贵州,看山看水并不难,但贵定县的“金海雪山”却很突出。对“金海雪山”不熟悉的人经常会被眼前的美景所震惊。所谓的“金海”不是真正的海,而是一望无际的油菜花海;所谓的“雪山”不是真正的雪,而是满山盛开的数千朵梅花...

高铁时代生态黔南不再山高路远

也许住在这里的人早就习惯了大自然的循环,是外国游客发现了美丽的风景和人类的感情。刘建民说,2005年贵定县举办了首届“金海雪山”旅游文化节,把这个距离贵阳仅一小时车程的“世外桃源”带进了世人的视野。贵定县盘江镇银寨村享有“中国布依族第一村”的美誉。一排排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布依族民居错落有致,简单朴素,檐口转换形式多样。黄包谷和红辣椒整齐地挂在屋檐下。布依族农家充满了趣味。游客走进农家庭院,品尝布依族风味的原生态食品。银寨乡村旅游已成为黔南州发展生态旅游的品牌。

高铁时代生态黔南不再山高路远

■对话

渭南正式进入高铁时代

新京报:过去,交通问题限制了贵州旅游业的发展。高铁给黔南旅游业带来了什么机遇?

刘建民:黔南州是贵州交通区位优势最好的地区。2014年12月26日,花了六年时间修建的黔广高速铁路正式投入运营,而“三里之外”的黔南也不再遥远。这是一个值得黔南人民铭记的日子,标志着黔南正式进入高铁时代,意味着黔南与中国最活跃、最有潜力的经济发展领域将实现互联互通。

高铁时代生态黔南不再山高路远

在高铁时代,我认为首先要规划建设好都匀旅游集散服务中心和一个高起点、高水平的国际旅游城市,并开发一批高水平的旅游项目。都匀是个好地方,世界上的绿色城市,人们的幸福指数很高。打造以布依族文化为主体的特色旅游城市,使都匀成为黔南参与国际国内旅游开放合作的窗口;大力推进三都、贵德、龙里等旅游城镇建设,建设高铁沿线门户旅游服务中心。

高铁时代生态黔南不再山高路远

结合大众自驾游发展,加快都匀、龙里、贵定、三都、独山等汽车露营地和服务基地建设;着力建设山林休闲、度假、养生设施和会展旅游设施,推进龙里中铁国际生态城建设,发展导银寨、浩华红布依族等休闲度假基地,完善旅游服务,将惠水-龙里-导线建设成为休闲避暑胜地。为了留住客人,我们不仅需要良好的自然资源,还需要良好的服务,让游客能够感受到黔南的人文情怀之美。

高铁时代生态黔南不再山高路远

布依族阳光的“好红利”

新京报:黔南州是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生态旅游如何体现民族文化?

刘建民:黔南州有许多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整个黔南州的56%以上。布依族有一首著名的民歌《好花红》:“好花红来好花红,好花生在慈利棚,好花生在慈利树,哪一个是晴天,哪一个是红色的。”浩华洪村距惠水县18公里,是一个以布依族为主体的民族村。有两个品牌:“国家3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首批少数民族村寨”。要保护、传承、创造和宣传“浩华红”文化品牌,建设浩华红乡村旅游区,展示当地丰富的民族风情和民族文化。

高铁时代生态黔南不再山高路远

三都是中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水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小学提供双语教学,新闻以水语播报。目前,正在努力打造中国水族文化谷的核心区域——万虎水乡,形成集旅游、移民、商住、观光、休闲、农家乐为一体的综合功能区。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普通人意识到保护自己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自豪感油然而生。

高铁时代生态黔南不再山高路远

率先为都匀毛尖立法

新京报:黔南州是中国第一个为茶产业立法的少数民族自治地方。黔南州的茶产业发展与旅游业发展有什么关系?

刘建民:黔南州都匀的毛尖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2015年9月23日是都匀毛尖获得巴拿马世博会金牌100周年,省、州政府将联合举办“都匀毛尖?著名的世博茶?在1915年巴拿马世界博览会一百周年之际,屡获殊荣的百年纪念活动邀请前参展商和获奖品牌企业齐聚都匀,重温岁月。

高铁时代生态黔南不再山高路远

2014年,黔南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茶叶产业促进条例》,通过顶层设计的立法,促进了都匀毛尖茶的发展。这是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区第一个对茶叶产业进行立法的地区,为茶叶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造福了人民。此外,黔南州还颁布实施了《都匀毛尖茶地理标志综合标准体系》等15项地方标准。

高铁时代生态黔南不再山高路远

都匀毛尖素有“北有茅台,南有毛尖”的美誉,但多年来,这一主导品牌未能充分发挥其品牌优势,在销售市场上没有应有的地位。未来,“百里茅尖走廊”将被突出,“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现代化高效农业园区、乡村旅游等。茶产业不仅是一种旅游产品,也是一种现代农业生态旅游产品。

高铁时代生态黔南不再山高路远

将现代农业融入生态旅游

新京报:现代农业在黔南州生态旅游发展中占据什么位置?

刘建民:黔南立体气候明显,生产环境优美,为山区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提供了广阔的产业选择。Xi总书记说:“青山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我们认为现代农业与生态旅游相结合是最好的载体。

高铁时代生态黔南不再山高路远

黔南州的惠水、长顺、独山、三都、贵定等县市是全国农产品的主要产区。有24个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形成了一批直接供应珠三角、港澳的农业生产基地。我们的豌豆尖在香港卖起来很贵。目前,优质大米、有机蔬菜、云雾山贡茶、福泉富力、龙里刺梨、贵定大鲵、青壳蛋鸡等特色农产品和深加工产业正在大力发展,支持现代农业观光和乡村旅游发展。

高铁时代生态黔南不再山高路远

这一版是/新京报记者曹艳写的

摄影/新京报记者王佳宁

标题:高铁时代生态黔南不再山高路远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10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