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27字,读完约4分钟

3月10日,工行终于收到了优先股试点的“通知”。如果进展顺利,工行将成为仅次于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60万股)的第四家优先股上市银行。

工行优先股获批发行 境内发行不超4.5亿股

3月10日晚,中国工商银行宣布,银监会同意中国工商银行(601398,股份)在中国境内发行不超过4.5亿股优先股,募集金额不超过450亿元人民币,按照有关规定纳入中国工商银行其他一级资本。

工行优先股获批发行 境内发行不超4.5亿股

与普通股相比,优先股在利润和剩余财产的分配顺序上优于普通股,但在公司治理中没有表决权,不能退股,只能由公司通过赎回规定进行赎回。

优先股作为一种创新的融资工具,其试点工作应该首先受益于政策提供的温床。2013年11月底,国务院颁布了《优先股试点指导意见》,标志着优先股试点政策的出台。

工行优先股获批发行 境内发行不超4.5亿股

2014年,在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优先股试点管理办法》的基础上,优先股试点率先在银行股领域破冰。2014年4月18日,中国证监会和银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商业银行发行优先股补充一级资本的指导意见》,规定了商业银行发行优先股的申请条件和发行程序,进一步明确了优先股作为商业银行其他一级资本工具的资格标准。

工行优先股获批发行 境内发行不超4.5亿股

对银行而言,从优先股筹集的资金可纳入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以补充一级资本。特别是新巴塞尔协议出台后,银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到2018年底,系统重要性银行和其他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分别为11.5%和10.5%。

工行优先股获批发行 境内发行不超4.5亿股

在这种背景下,商业银行面临着更加严格的资本约束。为了缓解资本压力,银行补充资本的渠道主要包括留利、发行普通股和发行次级债。

其中,利润留存作为银行内生资本的重要来源,不会对股市产生负面影响,但另一方面,在当前银行业利润增长放缓、风险加权资产扩张的背景下,拨备水平越高,银行利润指数必然越低。发行普通股和次级债作为补充银行外源性资本的一种方式,发行普通股会稀释公司股权,对银行股的业绩造成很大压力;次级资本债券的发行将纳入银行二级资本。

工行优先股获批发行 境内发行不超4.5亿股

相比之下,优先股也比二级资本债券有天然优势。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601988,股吧)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告诉记者,普通银行通过发行二级资本债券来增加资本和扩大股份。如果新股发行量很大,股价就会下跌,这将影响二级市场投资者的利润,容易引起市场恐慌。优先股具有“准固定收益”的性质,投资者可以获得优惠且稳定的回报,适合低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对于银行而言,优先股持有者不参与公司治理决策,这保证了银行的决策机制不受影响。

工行优先股获批发行 境内发行不超4.5亿股

郭田勇表示,目前银行面临巨大的资本压力,发行优先股可以补充核心资本,有利于银行的长远发展。

商业银行也渴望优先股的试点工作。自2014年4月起,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和工商银行相继发行优先股,发行规模总计3400亿元人民币。

工行优先股获批发行 境内发行不超4.5亿股

2014年8月中旬,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先后宣布,优先股发行计划已获银监会批准,募集资金规模分别为600亿元、800亿元和300亿元。

工行优先股获批发行 境内发行不超4.5亿股

10月16日,中国银行在海外发行可转换优先股,发行规模为399.4亿元人民币。11月28日,农行优先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上市,首次发行400亿元人民币,标志着中国国内资本市场首个优先股产品的发行和上市完成。不到一个月之后,12月18日,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的优先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转让,发行规模达150亿元人民币,成为中国第三家成功发行优先股的商业银行。

工行优先股获批发行 境内发行不超4.5亿股

毫不奇怪,工行可能成为下一家上市优先股的银行。

标题:工行优先股获批发行 境内发行不超4.5亿股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10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