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33字,读完约4分钟
在今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二次提出“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出席两会的全国政协委员、央行副行长潘也表示,规范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指导文件即将出台。在监管靴正式落地之前,让我们回顾一下在过去的一年里,在互联网金融监管方面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让首相产生了什么样的想法,它将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第一轮:余额宝引发的互联网金融存废之争结束,支持者获胜,成为行业监管的起点。 今年,中国总理李克强将互联网金融描述为“一股新生力量的突然崛起”,一年前,它甚至在竭力挽救或废除互联网金融。在去年两会前后,由于余额宝的原因,全国范围内出现了一场关于鼓励还是禁止互联网金融的辩论。

反对者认为,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对实体经济的发展毫无意义,是躺在银行里的吸血鬼。也有许多支持者。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去年的两会上明确表示,他不会禁止余额宝和其他产品。这场辩论的最终结果是支持者获胜,互联网金融在去年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有了网络金融的合法性,我们就有了网络金融监管的起点,除了传统银行之外,我们还有更多的金融管理渠道。

第二轮:央行提出网络金融五大监管原则,首次为网络金融监管定下基调。 2014年4月底,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4),提出中国互联网金融监管应遵循五大原则: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服从宏观调控和金融稳定的总体要求,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处理好政府监管与自律管理的关系,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的作用。

报告还赞扬了互联网金融,称它有利于发展包容性金融,引导民间金融走向标准化,并让公众对互联网金融充满信心和信心。
第三轮:互联网金融领袖表示“拥抱监管”,这表明行业就标准化发展达成共识。2014年5月,蚂蚁金服首席执行官彭磊提出了“稳步创新、欢迎监管、激活金融服务实体”的16字方针。随后,许多有意推动互联网金融业发展的企业都主动“寻求监管”。行业规范发展共识的形成,为监管的到来和整体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四轮:私募股权众筹意见稿发布,首个互联网金融正式文件落地,监管体系建设正式启动。2014年12月18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了《私募股权众筹融资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划清了股权众筹与非法集资的界限,将股权众筹模式纳入正规军。该文件规定了股权众筹的性质、投资者、金融家、投资者保护和自律管理。

这份文件的公布,标志着政府首次在监管方向和网络金融体系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第五轮:银监会调整结构,成立普惠金融部,启动互联网金融监管组织层面。2015年1月底,银监会自成立近12年来首次进行了机构改革。其中,新成立的普惠金融部受到了广泛关注,因为该部首次明确将对p2p行业进行监管。对于网络金融业来说,这意味着监管要与时俱进,跟上网络金融在组织建设上的创新。

第六轮:两会再次提到互联网金融,科学监管成为热点,标志着监管将进入新阶段。在北京召开的两会上,网络金融监管再次成为热门话题。民主建国会中央和致公党中央就这个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有人甚至认为今年将成为互联网金融监管的第一年。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何强是很有代表性的。他认为,对网络金融的监管应该摒弃“一刀切”的思想,实行分级监管。金融机构自身的风险控制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也应作为监管范围调整的重要参考,避免从风险控制的角度过分追求“抓大放小”,从行业发展的角度忽视“扶优限劣”的作用。
标题:金融大变革 你不能不知道的六件大事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1038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