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23字,读完约4分钟
中国经济网记者3月13日电(记者李乔玉)随着股市走好,又一轮新发行的基金趁机吸引黄金。然而,中国经济网记者注意到,“衬衫碰撞”现象在新成立或正在募集的基金中越来越普遍,“国企改革”、“一带一路”、“行业4.0”等字眼频频出现。

一些业内人士表示,“两会”的热点实际上可以在市场投资中起到风向标的作用。在今年的两会中,“国企改革”、“一带一路”和“工业4.0”的概念备受关注。

《一带一路》备受关注
“一带一路”无疑是两会期间最受关注的术语之一。市场普遍对“一带一路”概念股的后期表现充满期待,这可以从新发行的基金产品中看出。据中国经济网记者报道,目前市场上正在发行两个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基金产品,即SDIC瑞银基金旗下的SDIC瑞银新丝绸之路和华安基金旗下的华安新丝绸之路。

市场对“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投资机会充满乐观。华安新丝绸之路基金经理杨欣欣曾表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其中蕴含着重大投资机遇,堪称改革开放以来的第四次投资浪潮。

事实上,一些基金经理的乐观并非没有道理。据中国经济网记者报道,截至3月12日收盘,营口港、中铁集团、中铁二局等30只“一带一路”相关概念股在过去一年翻了一番。

然而,一些业内人士表示,“一带一路”概念的激增也使得追逐高楼的风险加大。一些分析师表示,一旦后续基金疲软,很容易大幅下跌,因此投资者在追逐高点时需要谨慎。此外,一些基金经理指出,“一带一路”的概念有被过度炒作的嫌疑,因此它不像经纪公司的报告那样简单,要“走出去”中国的过剩产能,并在海外成功实施。海外基础设施计划能否实施,与国际环境和金融资源密切相关。

“国有企业改革”已经成为热点
“国企改革”是两会期间除“一带一路”之外另一个备受关注的术语,这个概念也受到基金公司的青睐。半年来,郭芙、中融、工行、光大四家基金公司相继推出了以国企改革命名的公募基金产品,即郭芙CSI国企改革指数分类、中融国企改革混合、工行国企改革股和光大保诚国企改革。从基金类型来看,除了富国证券投资基金(CSI)改革为基于指数的分级基金外,其余三只基金均为积极管理基金。

一些基金研究人员表示,国有企业改革,无论是从第一批中央企业的混合改革到地方国有资产的改革,都将继续推进并向各地蔓延,这将是全年的主题,否则将会有很大的盈利机会。然而,一些业内人士指出,a股市场上有近1000只国有企业股票,有必要测试一下管理者选择高质量潜在股票的眼光。因此,这些基金聚集在一起发行国有企业改革主题基金,但最终结果可能会因管理人员的不同而大相径庭。

从上述四项基金的基金管理人配置来看,中融国企改革和工行国企改革都配备了两名基金管理人;光大保诚国企改革基金经理是四位基金经理中时间最长的一位;在富裕国家的国有企业改革中,富裕国家的CSI军事工业指数的经理张申元被分配了。

值得注意的是,未以国企改革命名的相关基金包括此前备受关注的嘉实元和,以及今年确立的南方产业活力。
“4.0时代”遭受重创
行业4.0最近吸引了很多关注,一些人说它将是下一个主要的炒作领域之一。
事实上,工业4.0的概念并不难理解。简而言之,这是由智能制造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或者说是一种革命性的生产方法。
对此,一些研究者认为,工业革命4.0将带来制造技术、产品、工艺和服务的全方位创新,不断催生新技术、新形式和新模式,这是产业发展和升级的方向。在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其相关产业和公司将超过整体经济增长率,具有高增长性和高确定性。

然而,工业4.0概念股最近的表现并没有达到预期。3月12日收盘时,工业4.0股大幅上涨,FAIN CNC每日涨停。广发证券最近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称其对行业4.0今年的投资机会仍持乐观态度。据估计,在不久的将来,工业4.0部门仍将由空上升。

发展前景是光明的,公共基金不能对工业4.0的概念无动于衷。据了解,博世拉基金已于今年1月成立了相关概念基金博世拉产业新动力柔性配置组合,SDIC摩根旗下的SDIC摩根卓越制造股票也正在发行中。

然而,一些基金评论员提醒,在行业4.0概念处于前沿的情况下,一些新发行的基金可能还不能开仓,存在错过市场的风险。
标题:新发基金“撞衫”的背后:主题投资大行其道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1058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