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327字,读完约8分钟
时隔五年,香港上市公司王霸集团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3月11日,《新京报》记者从王霸集团获悉,王霸集团诉香港《一周刊》一案已在香港法院公开审理,判决即将揭晓。
五年前,《一个周刊》发表了一份报告,称王霸洗发水中含有二恶烷,会导致癌症。尽管国家质检总局很快澄清了这一指控,但对王霸的影响是不可逆转的。王霸发布的最新业绩预测显示,该公司2014年将继续亏损。这将是自2010年二恶烷事件以来的第五次年度损失。

王霸集团表示,接下来,王霸将通过一系列行动重塑其品牌形象。
现实远比渴望更严峻。生产和销售急剧下降,市场份额迅速下降,性能已经在冬季五年。你能借用一个成功的案例来恢复“霸权”吗?
高喊诉讼将在过去五年内结束
“机会有多大?我现在不能谈这个,因为律师有要求。”3月12日,上市公司王霸集团的公关总监王良对《新京报》记者表示:“信心是肯定存在的。”我相信这次我们能沉入雪中。”

3月11日,王良专程来香港。作为曾在《一周刊》上报道王霸洗发水中“二恶烷致癌”事件的当事人之一,他在法庭上为公司起诉《一周刊》诽谤作证。香港法院最近就此案举行了正式的公开听证会,这场旷日持久的诉讼即将结束。

2010年7月14日,《一周》发表报告称,王霸洗发水中含有致癌物质“二恶烷”,这立即引起市场震惊。虽然几天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在官方网站上发布公告,称“王霸相关产品样品中二氧六环的含量不会对消费者健康造成危害”,但此次风暴造成的负面影响“根本无法停止”。

以此事件为契机,轰动一时的“霸王”品牌开始迎来厄运。2010年下半年,王霸洗发水的营业额下降了63.2%。
同年,王霸集团向香港高等法院提起诉讼,指控《新周刊》进行“恶意诽谤和中伤”,要求《新周刊》赔偿损失5.6亿港元。
2012年,当案件正在审理中时,《下一周刊》要求王霸集团提供财务信息,以证明其要求的赔偿金额是合理的。2013年,香港高等法院驳回了《下一周刊》的请求,并命令《下一周刊》承担诉讼费用。然而,在接下来的一年左右时间里,这一案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从2010年的“二恶烷”事件到这次公开听证会,王霸集团多次试图挽救其品牌形象,但都无能为力。
2009年二恶烷事件前,王霸集团盈利3.64亿元;2010年,王霸集团亏损1.18亿元。2011年,亏损扩大到5.58亿元;2012年和2013年,王霸集团的业绩分别为-6.18亿元和-1.44亿元。今年1月,王霸集团发布了2014年年度业绩预测,预计将继续录得净营运亏损。

据了解,王霸集团聘请的律师是香港著名的“大人物”包永年。这个人在当地律师中有很高的声誉。他曾为章子怡提起诉讼,并代理了大量诽谤案件。王良告诉《新京报》记者,如果官司打赢了,这将等同于王霸的转机。

“中医家族”已经衰落
3月10日,王霸洗发水在西城区的吴梅超市促销,但记者在促销货架前等了很久,没有人来促销。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王霸的销售员“今天下午休息。”

这家超市负责日用化学品的经理杜昂(Duang)告诉《新京报》,与宝洁(Procter & Gamble)和联合利华(Unilever)等强势日用化学品品牌不同,王霸的销售人员在超市“只有一个档次”。

“像宝洁和联合利华这样的品牌都很富有,能够支付工资。他们经常雇佣两三个人来做促销。有时他们甚至会在摆放货架时单独安排一个人。”经理杜昂说:“霸王是一个人,这个人负责销售和放置货物。劳动力成本降低了,但客流也损失了。”

杜昂经理告诉记者,超市货架分为"普通货架"和"促销货架"。根据品牌制造商与超市总部签订的协议,不同品牌在“正常货架”上的位置全年固定,“长、宽、高均有要求,不超过一个”。

记者看到,这与“宝洁”和“联合利华”的强势表现大相径庭,这两个公司一次一个产品占据了两三个货架。一度受欢迎的“霸王”洗发水被挤在空一间狭小的房间里,不到三分之一的货架,如果不仔细搜查,甚至很容易被忽略。

一位未透露姓名的零售业人士告诉记者,据他所知,自那年二恶烷事件以来,王霸与该频道的谈判能力一直在减弱。记者试图向王良证明这一点,但他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我只能说这是生意。”王良在电话里笑着说道。

记者在家乐福、沃尔玛等大型超市看到的情况类似:货架上的王霸产品数量很少,没有被放在“黄金位置”。没有销售人员的热情推荐,他们经常不得不自己购买。

“王霸集团的地面销售员当时被业界称为‘女强人’。在高峰期,全国各大超市有9000多名女执法者。”日用化学专家冯建军回忆起了他鼎盛时期的霸主地位。“当时,霸王广告营销和地面销售的模式可以说是国内日化行业的一个标杆,是每个人学习的对象。”

为什么现在“中药家族”减少了?“运气不好,运气不好。”日化专家冯建军告诉《新京报》记者:“但这种厄运不是偶然的。这跟他自己的事情有很大关系,老板也有责任。”

重振“霸权”并不容易
在冯建军看来,王霸集团的“老板责任”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在它积极进军凉茶业务上。
2009年,王霸集团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融资16.66亿港元。有钱的王霸开始对洗发水业务不满。2010年4月,王霸集团推出凉茶业务。同年6月,“王霸凉茶”开始在市场上销售。截至2010年底,王霸凉茶网已覆盖全国。

2011年,王霸凉茶的销售收入达到1.67亿元。2012年,凉茶销售收入为1760万元;2013年,凉茶收入79万元,亏损200万元。王霸集团采取了止损措施,并宣布将削减其凉茶业务。

“2012年,王老吉和贾多宝打商标官司,老板和第二个孩子打架,伤害了第三个、第四个和第五个孩子。”王良总结了王霸凉茶生意急剧下滑的原因。
当被问及当时该公司为何考虑生产凉茶时,王良承认,在上市融资后,该公司也想尝试水资源多元化。当时,王老吉在全国市场上销售,市场形势似乎“很好”。“现在,我们认为2010年后,我们的精力确实分散了,我们没有专注于我们的主要业务。结果,主营业务突然遇到危机,凉茶没有做成。”

“主要原因是,用洗发水生产饮料的跨国范围太大,这会让消费者拒绝,市场也不会接受。”根据冯建军的分析,决策层的失误加速了霸主地位的下降。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陈其元、万裕华控制的王霸集团有着浓厚的家族氛围。"决策系统混乱、不系统、管理不专业。"王良否认了这一点。“当企业做得好的时候,为什么不说是家族企业呢?如果你做得不好,那是家族企业造成的吗?”

接下来,王霸将把他的主要精力放在中草药预防领域,并打算针对80和90组观众。原因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因为生活压力和环境污染而脱发。
据了解,王霸正试图通过调整产品形象和一些公益活动来“恢复”王霸品牌。
这个愿景对零售业的人来说并不容易。“首先,洗发水是一种高度可替代的消费品,消费者有太多的选择。第二,许多人至今仍记得‘发生了什么事’,负面印象很难消除。”前述零售业消息人士称。

■相关
关于杜昂事件:
“每个人都很快乐。”
新年伊始,沉寂已久的王霸集团,又一次因为“短”这个热词而备受关注。一些网民编辑了成龙代言王霸洗发水的视频和音频,并上传到网络上。在剪辑后的视频中,成龙表示,“经过特效拍摄(广告)后,头发变得很黑、亮、软”……这段视频不仅引起了笑声,还“熏黑”了王霸集团。

“这一段肯定对王霸的品牌形象有负面影响,但我们别无选择。”王良说,这只是一个有趣的事件。“如果每个人都开心,就微笑吧。我们为什么要追求它?”。这件事与周刊的诽谤报道完全不同。"

不仅对duang宽容,王霸集团的公关团队甚至利用“duang”正在升温的事实迎合热点,制作了一个“自我黑客”视频,借此机会推向市场。
这段视频并没有像成龙的“duang”视频那样引人注目,但王良认为这是该团队在公共关系和营销方面的一次新尝试。
日化专家冯建军认为,王霸应该从2010年的二恶烷危机公关事件中吸取教训。“二恶烷事件发生后,霸王的处理方法很傲慢,第一时间没有反应,让事态发展到无法控制的地步。”

"这五年的艰辛应该让霸王学聪明了."上述零售业认为,王霸的现状已无法与当年相比,对营销和公共关系也没有强烈的信心。
□新京报记者张全伟北京报道
标题:霸王诉壹周刊案香港聆讯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1059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