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05字,读完约4分钟

今年的新闻发布会再次谈到了这个话题,李克强继续坚定。他说,简政放权有利于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激发市场活力,也可以用来抵御经济下行压力。谈到简化行政管理和权力下放,不可避免地会提到正在进行的反腐败工作,这也是媒体向总理提出的下一个问题。

总理连续两年谈政府削权:忍痛也得下刀

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是中国经济的“窗口”,大众创业是“主人在民间,破茧成蝶”,而环保法律的实施“不是‘棉签’,而是‘杀手锏’。”在两个小时的交流过程中,李克强总理回答了中外记者的17个问题。他口若悬河,网上的热门词汇也唾手可得,这让现场近900名记者大开眼界。

总理连续两年谈政府削权:忍痛也得下刀

3月15日,也就是今年两会的最后一天,北京的人民大会堂异常庄严,阳光灿烂。上午10点30分,李克强总理走出了被称为人民大会堂“第一厅”的金色大厅。刚刚参加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闭幕会议的总理没有表现出疲劳的迹象。他神采奕奕地向记者们挥手致意。

总理连续两年谈政府削权:忍痛也得下刀

不出所料,李克强再次被问到政府本身的改革。

有记者问:“总理多次提到,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这个过程可能非常痛苦。在中国经济放缓的今天,你会继续保持这样的决心吗?”你认为中国经济会继续放缓吗?未来会更痛吗?

总理连续两年谈政府削权:忍痛也得下刀

“真的很痛,而且越来越深,表面会扩大。”李克强边说边点点头,并回答说,因为简化行政管理和权力下放是政府的自我革命,削减权力就是触及利益。“这不是剪指甲,这是割手腕,而且用刀很疼。”

总理连续两年谈政府削权:忍痛也得下刀

“我知道今年中国政府不得不继续削减自己的权力。”这时,坐在记者旁边的一位外国媒体同事对自己说,“简单的行政分权是本届政府改革的出发点。”

总理连续两年谈政府削权:忍痛也得下刀

事实上,李克强在去年的总理新闻发布会上也提到了这个话题。当时,他说:“改革将触及利益和‘奶酪’。如果你下放权力,一些人的权利会减少。当市场准入放宽,市场竞争力增强时,一些现有企业会感到压力。但是,为了释放改革红利,特别是为了造福广大人民,我们没有犹豫。”

总理连续两年谈政府削权:忍痛也得下刀

今年的新闻发布会再次谈到了这个话题,李克强继续坚定。他说,简政放权有利于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激发市场活力,也可以用来抵御经济下行压力。去年,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但就业增加而不是减少,权力下放发挥了非常重要的支持作用。在两年内,本届政府为实现在五年内削减三分之一行政审批项目的原定目标做出了巨大努力。推进商业体制改革后,每天有数万家企业注册,比上年增长50%。可以看出,活力来自人民,权力下放的减少可以为经济放缓提供支撑。

总理连续两年谈政府削权:忍痛也得下刀

“人们不经常说穿鞋要合脚,行政要利民利民。”这时,李克强不自觉地挥动右手以示强调。

谈到简化行政管理和权力下放,不可避免地会提到正在进行的反腐败工作,这也是媒体向总理提出的下一个问题。

5日,首相在他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通往简的主要道路和权力不能任意使用。15日,总理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进一步阐述了这一观点。

李克强说,党和政府一贯坚持反腐倡廉的方针。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反腐败、惩治贪欲。一些所谓的高官被依法查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这也得到人民的支持。

总理连续两年谈政府削权:忍痛也得下刀

“促进系统的反腐败和标本兼治是一致的。”接下来的几分钟,李克强列举了今后反腐工作的三个重点,第一,依法治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不能在法律之外行使权力。第二,推进体制改革。例如,简化行政和下放权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是坚决消除空的寻租现象,铲除腐败土壤,因为许多腐败分子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寻租。第三,要加强监督和教育。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由社会监督。公职人员应提高自律意识,以权谋私。

总理连续两年谈政府削权:忍痛也得下刀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惩罚混乱和不作为。懒惰的政治是不允许的。”李克强的声音略显沙哑,但却怒声说道:“门是好的,脸是好的,也就是说,它不做事。这不是一个官员,必须认真负责。”

标题:总理连续两年谈政府削权:忍痛也得下刀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10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