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040字,读完约8分钟

就像遭受欺诈和陷阱的消费者一样,在资本市场呆了多年的投资者也遭受了上市公司的欺诈。根据绿启动资本数据中心发布的数据,上述12张违规上市公司罚单的最高处罚为60万元,对相关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给予警告,罚款不超过30万元。

3·15A股公司造假公案:12罚单揭露财务操纵伎俩

就像遭受欺诈和陷阱的消费者一样,在资本市场呆了多年的投资者也遭受了上市公司的欺诈。在高智商上市公司的高管和中介的操作下,这种欺诈行为更加专业和隐蔽,投资者被万福盛科(报价300268,咨询)(300268.sz)、信达迪、天能科技等欺诈上市案例吓怕了。

3·15A股公司造假公案:12罚单揭露财务操纵伎俩

据绿启动资本统计,自2014年以来,中国证监会已对上市公司(根据上市公司公告)发出约30项罚款,处罚对象为隐瞒关联交易、担保、诉讼和重大合同,或延迟披露重大信息、未充分披露资本占用情况的公司。与这些稍微宽松的处罚理由相比,值得注意的是,12张罚单聚焦于上市公司的财务欺诈。

3·15A股公司造假公案:12罚单揭露财务操纵伎俩

在某些情况下,利润欺诈金额高达3亿元以上,或者3亿元以上的政府补贴被提前确认;有些人在消除虚假利润后已经连续五年亏损,应该已经退出市场。然而,经过仔细调查,这些上市公司有集中的欺诈动机和常见做法,值得警惕。

3·15A股公司造假公案:12罚单揭露财务操纵伎俩

四大欺诈动机

一切都有因果关系。上市公司冒险造假的动机何在?

北京一家中型经纪公司投资银行的负责人指出,“虽然上市公司的欺诈动机很多,但主要有四种。”首先,行业在上市第一年突然恶化,为了不触及监管红线,营业利润同比下降50%以上;二是因持续亏损而暂停上市或退市;三是业绩好,便于未来再融资或减持;第四是完成业务目标。”

3·15A股公司造假公案:12罚单揭露财务操纵伎俩

2015年初,*st睿电(报价601558,咨询)(601558.sh)收到中国证监会的罚款,其财务欺诈行为结合了“上市第一年利润同比下降不超过50%”和“保本105亿元”的双重欺诈动机。

3·15A股公司造假公案:12罚单揭露财务操纵伎俩

根据中国证监会的调查,*st睿电2011年的年报通过制作虚假的提前确认收入的提升名单,夸大利润2.78亿元,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37.58%。

*圣瑞电成立于2011年1月,主要从事风力发电设备的开发、生产和销售。韩俊良自2006年起担任董事长和总经理,并分别于2012年8月和2013年3月退休。在圣瑞迪安上市的那一年,整个行业都不景气。经过反复修改,年销售收入目标定为105亿元,要求公司各分管副总裁相互配合,确保目标实现。

3·15A股公司造假公案:12罚单揭露财务操纵伎俩

2011年6月底,韩俊良召集部分高管开会,对2011年的财务数据不满意。他认为业绩下降太多,2011年上市第一年的净利润降幅不可能超过50%。因此,韩俊良要求财务部不要使用每日动态表作为收入确认的依据和来源,而是根据市场部提供的销售通知确认收入。

3·15A股公司造假公案:12罚单揭露财务操纵伎俩

针对未完成的吊装工程,韩俊良表示:“如果没有成本信息,则按照有库存的存货进行成本结转,如果没有存货,则通过估算进行成本结转。”一些下属报告说这不符合规定。韩俊良说:“据你所知,我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我会承担一切”。最后,在韩俊良的一再催促下,财务部、客服部、市场部和生产管理部在2011年达成了虚增收入的违法行为。

3·15A股公司造假公案:12罚单揭露财务操纵伎俩

在2014年以来发行的12张门票中,涉及财务欺诈的总利润最高的是南方股份有限公司(报价600250,咨询医疗意见)(600250.sh)。从2006年到2010年,该公司连续五年的虚拟利润达到3.44亿元。扣除虚构利润后,南方股份连续五年亏损。也就是说,在连续五年的财务欺诈之后,南方股份成了退市规则下的“漏网之鱼”。

3·15A股公司造假公案:12罚单揭露财务操纵伎俩

2006年至2011年,再鑫中集(报价000972,询价)(000972.sz)连续虚构购销业务,累计虚增收入6.6亿元,虚增利润2.2亿元。2006年,收入虚高、利润虚高,实现了扭亏为盈,完成了3.87亿元人民币的非公开发行。

3·15A股公司造假公案:12罚单揭露财务操纵伎俩

八种欺诈技巧

根据对中国证监会发行的12张票据的研究,绿靴资本发现调整收入的手段主要包括虚拟收入,如白条、开发票、虚拟开票、提前确认收入、延迟确认收入等;调整成本有五种方式,如转移费用、递延确认费用、不合格费用资本化、增加或减少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当期费用。

3·15A股公司造假公案:12罚单揭露财务操纵伎俩

不少上市公司大胆地在合同和发票上“作弊”。例如,沈凯有限公司(报价002278,咨询)(002278.sz),其全资子公司上海沈凯石油设备有限公司,在2010年至2012年的销售业务活动中,应部分客户的要求,为客户预开销售发票,并在预开发票但未实际发货的情况下,提前确认销售收入和估算成本;狄威视频(报价300167,询价)(300167.sz)通过虚构的商业合同夸大了其营业收入和利润,导致2010年至2012年的营业利润超过人民币2300万元。

3·15A股公司造假公案:12罚单揭露财务操纵伎俩

一些上市公司在提前确认收入的方式上更加“明确”和大胆。如恒利实业发布的非公开发行可行性分析报告(报价000622,询价)(000622)。深交所)2013年3月15日,即同年3月14日,公司与鹤峰市国资局、泸水公司签署了《增资框架协议》,并披露了协议主体、签署时间及增资38亿元。但是,经湖南省证监局核实,恒利实业与上述双方尚未签署《增资框架协议》。

3·15A股公司造假公案:12罚单揭露财务操纵伎俩

除了调整收入,不少上市公司都在努力降低成本。据湖北证监局核实,三峡新材料(报价600293,查询)(600293)。在2011年至2012年间,该公司的结转成本较低,利润虚高,超过9000万元。

3·15A股公司造假公案:12罚单揭露财务操纵伎俩

一些上市公司在收入和成本上实施“双重欺诈”。2月17日,深圳证监局公布的重点桥梁通信(报价002316,咨询)(002316.sz)行政处罚结果显示,该公司通过夸大收入、成本和虚拟应收账款,分别夸大了2009年至2012年的利润总额1391万元、447万元和551万元

3·15A股公司造假公案:12罚单揭露财务操纵伎俩

然而,一些上市公司的欺诈行为更为隐秘,它们要么利用政策为概念提供便利,要么故意混淆概念。3月10日,丰神股份(报价600469,咨询)(600469.sh)公布了河南证监局的调查结果:“2011年和2012年,丰神股份的三包退款、返利和三包溢价补偿业务均有记录,实际金额不匹配。虚假利润759万元,虚假利润2212万元;2012年主营业务收入增加1.28亿元,主营业务成本增加1.03亿元,利润增加2002万元。

3·15A股公司造假公案:12罚单揭露财务操纵伎俩

违规的成本需要提高

注册系统越来越近了。在李克强总理的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股票发行登记制度改革”。

面对上市公司层出不穷的欺诈行为,一位在上海经营了10多年的保荐人直言不讳地说:“上市公司的欺诈行为基本上没有解决办法,除非严惩不贷,公开集体诉讼,但目前这两种手段都实现了。不,前者主要是地方保护,相关立法滞后,而后者主要是与维护稳定背道而驰。”

3·15A股公司造假公案:12罚单揭露财务操纵伎俩

目前,由于地方保护和相关立法的滞后,上市公司受到的处罚力度相当:警告和罚款,很少能进入司法程序。上述赞助商直言不讳地表示:“上市公司的欺诈和违规成本太低了。”

3·15A股公司造假公案:12罚单揭露财务操纵伎俩

2013年,中国证监会主席肖钢在《求是》杂志上发表署名文章,指出资本市场监管和执法中存在地方保护主义、人情世故、原则性不强等问题。近年来,中国证监会每年立案调查约110起,平均能够成功实施的行政处罚不超过60起。每年平均移交30多起刑事案件,其中一半以上最终败诉。

3·15A股公司造假公案:12罚单揭露财务操纵伎俩

根据绿启动资本数据中心发布的数据,上述12张违规上市公司罚单的最高处罚为60万元,对相关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给予警告,罚款不超过30万元。

以欺诈金额巨大的南方股份为例。连续五年财务造假和虚增利润共计3.44亿元,但公司被罚款50万元,相关人员单、丁杰被警告并罚款3万至30万元,而胡、周发亮、陈山等五人的责任已过行政处罚期限,未受行政处罚。

标题:3·15A股公司造假公案:12罚单揭露财务操纵伎俩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10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