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637字,读完约7分钟
早上6点,在广东省陆丰市碣石镇双联市场周围的小巷里,铁门一扇扇打开,准备迎接来自全国各地的二手服装零售商。每个铁门后面都有一个集生活、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三合一”商店。每个商店都有非常详细的分工,包括短裙、毛衣、外套和皮草。每个商店只卖一种商品。店主直言不讳地说,这些主要是从日本、韩国和其他地方进口的旧衣服。

海外废旧服装是我国禁止进口的固体废物,也是打击“外国垃圾”非法入境的重点对象之一。然而,《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走访广东、广西、江西等地,发现国外垃圾服装非法经营已成为一个覆盖面广、源头难堵、链条难查的“蓬勃”发展的行业。由于缺乏执法依据,一些地方的保护伞没有被打破,多年来整治效果有限。

碣石:一万人卖旧衣服
据汕尾海关缉私局统计,在26万人口的碣石镇,直接从事国外垃圾服装业务的有1万多人。
碣石镇双联市场周边小巷的电线杆和外墙上,随处可见物流和旧衣翻新的广告。一些住宅楼的几层已经开放,并被改造成特殊的酒店,可以处理货物运输、住宿以及货币和货物的储存。《经济参考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国外垃圾服装业务的各个方面都是由专门人员操作的。

碣石镇位于广东省陆丰市南部,距香港仅115海里。改革开放初期,一些本地移民从海外带回的旧衣服被视为珍宝,逐渐从自用发展到加工销售。碣石镇经济基础薄弱,加工销售旧衣的启动资金少,技术要求低,需求稳定。大量的本地闲散劳动力以此为生,并逐渐形成一个全国闻名的“专业”市场。

旧衣从碣石流向全国各地,江西省南昌市竹子巷社区就有很多这样的服装店。旧衣服的价格从10元到200元不等,毛皮的要价甚至高达8000元,比碣石有存货时的价格高出几倍。走进服装店,即使在冬天,也有一股霉味,成堆的衣服直接散落在地上,顾客也在其中。

中年妇女是这些商店的主要顾客,她们非常清楚自己正在从国外购买旧衣服。然而,他们并不介意这些衣服没有经过清洗和消毒,有些人已经拜访老客户十多年了。大多数店主不会回避出售旧衣服,也不会担心卖不出去。"好的款式一两天后就会被挑选出来."。

在广西南宁的官塘市场,记者还发现了许多旧服装店:发霉的衣服堆在地上,塞在麻袋里。通常只有一种款式,有明显的褪色、起球等磨损痕迹,甚至污渍。价格低至10元一个,带有外文商标。虽然店主声称这些服装是“外贸商品”,但各种特征表明它们是外国垃圾服装。

据记者调查,外国二手服装流入中国市场大致可分为走私、转运、加工和销售等几个环节,这些环节一般由不同的团伙经营,由一条线连接。近年来,在执法部门的持续高压打击下,国外垃圾服装的走私和运输路线变得更加多变。除了传统的直达广东省陆丰县碣石镇的航线外,还有“越南-东兴-广州-陆丰”、“香港-深圳(惠州)-陆丰”、“越南-福建-陆丰”等跨区域航线。链条很长,很难关闭证据链并进行调查。

困境:高压罢工仍在重复
碣石镇等地的旧服装市场多次被媒体曝光,并被清理了多次。然而,即使在如此高的压力下,在碣石镇仍然有不少商店公然经营。
据汕尾海关统计,仅在碣石镇就有2000多家经营二手服装的商店。根据陆丰市反走私和工商部门的数据,2013年至2014年,清理了近2000家“三合一”商店,拆除了158个工棚和13个仓库,共收集了4500多吨旧衣,执法力度为历年之最。

在高压下,旧服装市场仍然屡禁不止。春节前夕,一位店主告诉记者,由于临近年底和租约到期,许多商店暂时关闭。他建议你最好在春节后回来,“选择更好和更多”。

与其他类型的固体废弃物不同,来自海外的旧衣服流入中国后不用于提炼原料或回收利用,而是直接进入流通和销售环节,在此过程中对环境和人民健康的威胁相对隐蔽。但是,中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并不禁止经营二手服装。一旦外国垃圾服装非法进入我国,对这些旧服装市场的清理往往缺乏执法依据和威慑。

据陆丰市和南昌市西湖区工商部门介绍,目前只有工商行政管理或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规才能适用于旧服装市场的清理。处罚的主要依据是无证经营或违法建设,处罚的手段大多是查封货物或罚款。“人们常说,侵犯消费者权益往往缺乏权威的鉴定结论,说商标侵权是不恰当的。”与此同时,由于这些“三合一”商店大多是当地的住宅,执法部门没有法律支持将它们查封或草率地在家庭中安置它们。类似的执法困境在旧服装零售市场随处可见。

碣石镇的一位老服装店老板向《经济参考报》记者透露,“三合一”店的年租金约为2万元,“一家店一年能赚10多万元。”一方面,行政处罚的威慑力不足,另一方面,是昂贵的经济利益的诱惑,使得这些国外垃圾服装店难以被铲除。

玄寂:“工商局副局长的弟弟”也卖旧西装
一些仓库老板和商店经营者多次对记者说,没有必要担心做旧衣生意。“我们几十年来什么也没做。”“走私和工商企业在发现有大仓库时,都伸手要钱,所以他们都从镇上搬到了附近的村子里。”。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非法经营旧衣服的链条中仍有一把“保护伞”,其屡禁不止也与打击过程中的坚定态度、坚定立场、措施不力有关。海关等部门负责人建议,在查处非法经营旧衣服案件的同时,要进一步深入查处权钱交易、失职渎职等违法犯罪行为。

在碣石镇的街道上,《经济信息日报》的记者向一些摩托车“乘客”询问“买旧衣服”的事,他们让记者在几分钟车程内赶到附近村庄的仓库。在“客人”电话联系后,匆忙赶来的店主为记者打开了仓库的门。在黑砖平房里,数百袋外国垃圾衣服一个接一个地堆放着,每袋重约100公斤。

一位店主说:“为了应付执法检查,大多数商店只在早上6点到9点之间营业。九点,当工商办公室的警笛响起时,每个人都关上门。只要你的铁门关着,他就不在乎你在里面干什么。”一些店主告诉记者,工商局的一位副局长每天带领一个小组去旧服装店检查,但是副局长的弟弟在卖旧西装。

根据中国现行法律法规,非法倾倒和堆放进口固体废物可以受到处罚。然而,当记者查阅公众的判决文件时,他发现在过去两年中,没有任何仓库所有者或工人受到刑法的惩罚。自2013年以来,在陆丰,只有3人因非法处理外国垃圾而被判刑,其中包括2名被雇来运输旧衣服的外省卡车司机和1名来自陆丰的摩托车司机。记者就这些情况采访了陆丰市走私办公室的负责人,对方表示:“有些仓库的货物数量很少,不符合移交司法机关的标准,而其他仓库的所有人却被告知逃跑,没有被逮捕和绳之以法。”

陆丰反走私办公室还表示,自2013年以来,该市已有4名司级干部因未能有效打击海外旧衣而被问责和免职,其中包括碣石镇前书记和镇长。
标题:洋垃圾服装屡禁不绝 地方保护伞姑息遗患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1093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