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96字,读完约3分钟
“2015汉诺威通信与信息技术博览会”(以下简称“汉诺威信息技术展览会”)近日开幕,“工业4.0”的概念成为本次展会的最大亮点,大量基于信息技术的创新技术和生产方式相继出现。会上,国内许多行业和学术界人士表示,工业4.0正成为制造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今年汉诺威信息技术展览会的主题是“数字经济”,这是经济和数字化的结合,展示了信息技术对经济的巨大影响,这意味着信息技术正在推动各种经济领域的创新,创造更多新的商业模式和新产品。在德国政府大力推动的“工业4.0”发展计划中,it技术发挥着最重要和核心的作用。

在展览现场,德国电信展示了由信息技术支持的最新机器人(报价300024,咨询)生产设备;德国时装研究所展示的“纺织工业传真机”技术可以数字化传输染色代码,使纺织企业无需发送实物样品,从而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沃达丰在展会上推出了数字汽车技术,客户可以用手机了解汽车的剩余油量和轮胎状况等信息,并可以控制车门开关;世界著名的软件供应商Sap推出了“数字农业”解决方案,可以在计算机上实时显示各种生产信息,如在某块土地上种植何种作物、作物如何接受光照强度以及土壤中的水和肥料分布,从而使农民能够优化生产并相应地增加产量和收入。

从展会现场看,it技术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并对医疗、电力、工业制造、家庭生活等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本次展会上,阿里巴巴、中兴、华为等中国企业也展示了许多由it技术推动的新技术,展示了中国企业在工业4.0领域的成就。

会上,一些业内人士表示,这与德国提出的行业4.0非常相似。两会期间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将对推动制造业升级和推动经济转型发挥巨大作用。未来,有望推动“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制造”,帮助中国经济发展。

美国著名学者杰里米·里夫金在展览会上说,中国的“互联网+”类似于德国的工业4.0,类似于他提出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国和德国有望成为工业4.0时代的双引擎。

目前,中国普遍认为,德国此前提出的工业4.0正在成为国际制造业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中国两会期间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也符合工业发展趋势,有望推动中国制造业升级和经济长期稳定发展。许多业内人士和专家也表示,德国制造业的整体水平领先于中国,其自工业4.0实施以来的制造业发展经验和成就值得借鉴。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其载表示,德国提出的工业4.0是一场以全方位网络化、智能化和绿色化为代表的新型工业革命,也是继机械化、电气化和信息化之后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应该利用市场规模优势,对传统工厂生产模式进行智能化改造。中国制造业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完全达到工业4.0的标准。在向工业4.0推进的过程中,有必要在旧系统中引入新技术,将传统的工业过程系统转变为实时主动系统,并与跨国公司合作开展工厂4.0试点,以智能地转变传统的工厂生产模式。

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德工程学院副院长冯晓认为,要实现工业4.0的中文版,人才培养非常重要,德国的人才培养经验值得借鉴。然而,在当前的数字时代,不推荐德国在1880年工业化早期建立的“学徒”制度。根据当前技术迅速更新的趋势,应建立与职业平行的终身教育体系。因此,我们可以向德国学习,开设一些特殊的职业学校或与职业相关的大学课程,形成与职业相结合的终身教育。
标题:中德有望成为工业4.0时代双引擎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1102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