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64字,读完约3分钟
《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从权威渠道获悉,被称为“水十条”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已于数年前获得国务院常务委员会批准,预计将于下月发布。经过几轮修订,《水十条》将在污水处理、工业废水、污染物排放综合治理等方面实施强有力的监管,启动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铁腕污染治理将进入“新常态”。

上述权威人士告诉记者,下一步环保部将陆续出台配套措施、考核办法和实施细则。即将出台的“水十条”主要包括六个方面:污染物排放的综合控制;造纸、印染、化工等重点行业专项整治;加快水价改革,完善污水处理费、排污费、水资源费等收费政策;完善税收政策;加大政府和社会投入,促进多元化投资。

“与已经受到足够重视的空气体污染问题相比,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的长期危害性和处理难度更值得关注。”这位知情人士告诉《经济信息日报》,下一步,环境保护部将全面实施“水十条”,源头控制将成为重点,特别是集中力量联合控制地表和地下、陆地和海洋污染,并实施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以全面促进景观、森林和湖泊的保护、控制和恢复。“在环境违法和环境执法方面已经启动了一个强有力的问责机制,以便能够对其进行应有的惩罚。”上面提到的人说。

在最近两届会议上,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首次出现在报告中。报告建议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对海水污染、水污染源和河流湖泊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实施从水源到龙头的全过程监管。

不可忽视的是,中国目前的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水污染形势令人震惊。根据监察部的统计,近10年来,中国的水污染事件一直居高不下,近年来每年发生1700多起水污染事件。全国城镇约有1.4亿人生活在不安全的饮用水源中。根据水利部最近发布的数据,目前,我国11%的水库、70%的湖泊和60%的地下水水质不合格。

根据2013年《中国环境通报》,中国地表水总体污染较轻,在中国4778个地下水监测点中,约60%的水质较差或极差。在31个大型淡水湖中,有17个受到中度或轻度污染。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在接受《经济信息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水源污染问题无处不在,这基本上是由一些污染企业的非法排放造成的。一旦水源受到污染,在后续处理中往往会超标,从而形成更多的有害物质,造成恶性循环。

“许多地方政府只关心经济发展,却忽视了水源的保护和安全。另一方面,我国的环境管理不够严格,违法成本严重偏低。许多企业宁愿缴纳罚款,也不愿在环境保护方面下大力气,许多企业正在超标。”马军告诉记者。

中国居民的饮用水安全也不容乐观。根据环境保护部的数据,有2.5亿居民居住在靠近重点排污企业和主要道路的居民区,2.8亿居民使用不安全的饮用水。清华大学水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符涛在接受《经济信息日报》采访时承认,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各种工业废弃物和农药的排放已经对中国的水资源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在水源水质下降和自来水厂处理技术及管网设施老化的制约下,虽然自来水厂的水质符合检测标准,但并不意味着居民可以饮用安全的水。

预计“水十条”投资将达到2万亿元。国泰君安的分析报告预测,政策的重点仍然是污染控制,包括工业污水、城市污水和农村污水。同时,《水十篇》将更加关注地下水。目前,我国污水处理的排放标准较低,今后迫切需要提升污水处理厂的标准,污水处理行业也将得到发展。
标题:“水十条”将出台 或涉两万亿投资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1104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