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904字,读完约7分钟
在21日举行的2015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700多名中外嘉宾围绕“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这一主题,就全球经济走势、中国未来改革等重大议题展开了讨论。在引起广泛关注的世界经济领域,代表们在论坛的许多活动中讨论了世界经济趋势、全球贸易体系建设、建立国际新秩序、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全球能源问题等热点问题。

全球经济趋势正在改善
杰弗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萨克斯表示,世界经济比一年前更加健康,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美国、日本、英国和欧洲央行的量化宽松政策在稳定经济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油价下跌在短期内支撑了经济,而科技行业则极具活力,对宏观经济产生了部分颠覆性影响。

与此同时,他指出,许多经济体的投资结构仍存在巨大失衡,这需要在劳动力、基础设施、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本方面进行平衡投资,但大多数经济体只进行了部分投资。

保罗,美国纽约大学的教授?罗默认为,没有必要对当前的经济发展过于悲观。全球一体化、科技发展和创新共享正在发生积极的结构性变化。现在需要做的是在稳定政策的基础上应对结构性挑战。

德意志银行联合首席执行官于尔根?宸妃在讲话中说,新常态也存在于世界各地,但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定义,但大多数包括稳定、效率、和谐和发展。

他认为,未来6个月,全球24家主要央行仍将采取量化宽松政策。尽管欧洲尚未回到可持续增长的轨道,但由于前所未有的量化宽松规模,预计欧元区所有成员国今年都将出现正增长。他认为,欧洲的问题在于成员机制存在很大差异,因此统一的货币政策不可能在各个国家统一实施。因此,他认为放弃欧元区国家的部分主权是未来发展的必要条件。

至于全球经济增长,他认为今年将好于去年。未来五年,我们相信全球经济将取得良好进展,尽管仍有许多不确定因素。
《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认为,欧盟相对于世界经济的增长放缓在未来可能会继续。复杂的结构性改革,主要是劳动力市场改革,以及促进竞争、促进智力、放松管制和增加基础和应用科学技术投资的改革,在提振经济方面非常有效。

促进包容性和公平的自由贸易
国际贸易和可持续发展中心主席梅林达说,在经济危机之后,世界变得更加复杂,21世纪的经济更加相互联系,各国越来越融入世界经济。
他指出,在双边和多边贸易谈判活跃的今天,世贸组织仍然是最好的全球贸易管理组织之一。全球市场的一体化要求不同国家不要同质化,考虑到各国经济的差异或多样性,将不同的因素纳入世贸组织和全球贸易的庞大体系,并在议程中考虑到每个国家的个性。

中国商务部部长助理王受文也表示,世贸组织是数百个自由贸易协定中最具包容性的。为了使贸易更具包容性,贸易规则及其应用必须更加公平。
参加讨论的中外嘉宾一致认为,地区贸易协定与世贸组织并不冲突,但可以相互支持和帮助。区域贸易协定达成后,将有助于更多的世贸组织成员达成协议。

彼得,英国剑桥大学的教授?诺兰说,基础设施对贸易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在过去的30年里,与基础设施相关的全球高科技产品市场一直由发达国家的企业主导,中国国有企业应加强应对。

迎接新治理体系的挑战
92岁的亨利?基辛格博士说,国际秩序已经完全改变,一些地区的变化将影响其他地区。过去,中国是世界上最富有、最有组织的国家,而不是一个新兴国家。经常与中国打交道的人不认为中国把自己视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国家。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面临的挑战是如何丰富这一变化的内涵。大国与新兴国家之间不可避免地会爆发冲突,某些领域的挑战只能通过全球合作来应对,这是中美超越冲突、开启国际秩序新模式的动力。美国的外交政策不受个人偏好的影响,并且有一个完整的体系。无论谁赢得2016年大选,外交政策的基本要素都不会改变。中美应继续加强合作与对话。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表示,人民币国际化势在必行,对全球经济有利,而以美元为主导的全球货币体系已经过时。但理想的改革方法不是让人民币等货币成为储备货币,而是建立国际储备货币。

他还表示,就全球治理而言,中国的崛起应该是一场正和游戏,而不是零和游戏。理想的世界不应该是由两个超级大国统治的g2,而是g193,也就是说,倾听每个人的声音来解决全球问题。

能源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最近,国际原油市场价格的急剧变化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
荷兰皇家壳牌公司首席执行官范博登认为,全球能源市场正在经历巨大的变化。美国产量的增加以及欧佩克国家不愿意或不准备减产,使得全球供应充足,而能源需求放缓。现在,供过于求的程度大约是1.5倍。地缘政治因素也影响这一市场结构。

他认为,全球能源署预测,到2040年,能源需求将减少1/3,这将促使能源公司考虑如何提高能源效率,实现供需平衡。当然,政府也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实现能源结构的转变,这不仅可以通过设定目标来实现。

他还表示,页岩气在美国经历了巨大的冲击,但这一行业的创新及其吸取教训的能力可能被低估。低油价可能会加速其创新,美国将在非常规油气领域有所增长。

神华集团董事长张玉卓认为,当前超低的石油和煤炭价格是不可持续的;从长远来看,清洁能源是一种必然趋势。世界能源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供求关系、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世界能源格局的变化趋势是:低碳化,能源消费重心东移,世界能源地缘政治复杂,美国能源独立进程影响深远,新一轮能源技术革命正在孕育之中。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华阳也表示,供求关系逐渐回归理性是导致当前油价变化的决定性因素,但油价的剧烈变化与供求关系的变化幅度并不完全一致,这表明石油仍然具有普通商品所不具备的多重属性,即政治和金融属性对价格仍有影响,地缘政治、美元汇率和投机性交易也对国际油价造成压力。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贸易现代化的背景下,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将促进全球石油供给、需求和价格的不断自我修正,并在变化中形成新的平衡。
他还表示,多极化和多元化的世界油气格局正在被重塑。随着油气市场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石油需求不断增加的亚洲国家将成为产油国市场竞争的焦点,从而加速世界石油贸易重心的转移。

迎接可持续发展时期
萨克斯教授说,世界经济将进入可持续发展时期。可持续发展是如何协调经济增长、社会平等和环境可持续性。
今年,联合国将用可持续发展目标取代新千年发展目标。9月,193个联合国会员国将采纳这一新目标。
他说,在新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中,中国将发挥主导作用,并将发挥非常积极和独特的作用。无论是美国、中国还是欧洲,都需要新的增长模式来实现安全增长。

他说,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将是为可持续发展融资的一个完美范例。同时,他强调需要促进可持续发展技术方面的全球合作。
他还说时代变了。在确定了全世界的共同发展目标之后,各国应该采取一致的行动。他批评了美国在这个问题上的拖延和不作为。他认为,如果中国和美国能够带头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就有可能推动其他国家加入这一行列。

与会者对中国提出的区域性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表示欢迎,认为亚投行对整个地区的发展非常重要、完全合适和重要。
萨克斯教授还表示,非洲需要类似的基础设施投资机制。
标题:全球经济发展的动向和热点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1106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