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98字,读完约4分钟
一位接近监管层的人士建议,降低农村银行的准入政策,并放宽保荐人必须包括银行的要求
■本刊记者见习记者毛玉舟
最近,银行协会公布了村镇银行的发展数据。截至2014年底,全国已建立1,233家村镇银行,其中1,152家获准开业;负债总额6847亿元,比上年增加1433亿元。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主席杨再平表示,农村银行规模小、实力弱,各行各业都应该尽力帮助它们。

《证券日报》记者发现,尽管近年来农村银行的增长势头相当可观,但与中国庞大的县域金融版图相比,仍不容乐观。根据民政部去年的数据,截至2013年底,全国共有县级行政区划2853个,包括872个市辖区、368个县级市、1442个县、117个自治县、49面旗、3面旗、1个特区和1个林区。

根据上述数据,超过一半的县没有自己的村镇银行,而一位接近监管机构的人士直言不讳。农村金融机构太少,大银行甚至因为缺乏热情而减少网点。在下一步,监管当局能否考虑减少村镇银行的准入政策,并放宽对发起人必须包括银行的要求?

村镇银行建设
未完成的目标
自2007年3月1日起,中国第一家村镇银行——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在仪陇县金城镇正式挂牌开业。从今天开始已经八年了。
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编制的《2009 -2011年新农村金融机构工作总体安排》,2009年至2011年,中国应设立约1300家新农村金融机构,计划设立1027家村镇银行。其中,计划在2009年建立312家村镇银行;计划在2010年建立344个;计划在2011年建立371个。不幸的是,在工作安排到期三年后,这一数据仍未完成。

根据银监会的数据,截至2013年底,全国共有1071家村镇银行,新增195家村镇银行,比上年增加45家。截至2014年底,共有1233家村镇银行和162家新银行,新银行数量比上年减少33家。

上述接近监管部门的人士指出,虽然目前风险已经得到控制,但民间资本不能单独参与开办村镇银行,大银行自身也没有主动发起——对于大银行来说,直接设立村镇银行比设立网点更好。事实上,许多大银行甚至在减少农村机构的网点数量,即使它们仍然保留网点,这些网点的主要目的是吸收和存储。贷款业务中近90%的资金不是用于农业和水产养殖,而是用于其他目的。

这位人士指出,“下一步,要在政策上鼓励和约束农村金融机构,比如60%到70%的贷款必须用于农村建设,在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
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共启动105家农村银行(占10%)、65家股份制银行(占6%)、378家城市商业银行(占35%)、498家农村金融机构(占47%)和25家外资银行(占2%)。不难看出,大银行的热情不高。

为了鼓励新机构,银监会本月发布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做好2015年农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要丰富农村金融服务主体,提高农村金融竞争的充分性,稳步培育和发展农村银行,鼓励按照规模化组织、集约化管理和专业化服务的原则,集中组建农村银行,如果开办银行超过一定数量,允许设立农村银行管理服务子公司。允许评级较好、管控能力较强的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在西部地区发起设立村镇银行,重点布局老幼贫困地区、农业主产区和小微企业聚集地区,不断提高村镇银行在农村的覆盖率。

金融微血管系统
这是一个重要的部分
上周,中国银行业协会农村银行工作委员会正式成立。据中国银行业协会数据,农村银行存款余额为5808亿元,比上年增加1176亿元,占比25%;总资产7973亿元,比上年增加1685亿元,占27%;各项贷款余额4862亿元,比上年增加1234亿元,占比34%,其中农民贷款余额2111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405亿元,两笔小额贷款占比达到92.9%。

杨再平表示,农村银行的数据增长迅速,高于银行业的平均水平。发展村镇银行的意义在于填补了空许多偏远地区的空白,扭转了农村存款回流、补贴城镇的趋势。同时,村镇银行也是县域的社区银行,为中国金融增加了输血的微血管,是农业、农村和农民转型的关键环节。

此外,总体而言,我国农村银行的盈利能力不断提高。截至2013年9月底,739家公司实现盈利,利润率为88%,比2012年底提高了12个百分点。农村银行资产利润率1.71%,比2013年初提高0.05个百分点;资本利润率为11.5%,比2013年初提高0.74个百分点。
标题:中国超半数县尚无村镇银行 业内吁降低准入政策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1113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