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719字,读完约9分钟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中亚和东盟期间,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赋予古代丝绸之路新的时代内涵,为泛亚和亚欧区域合作注入新的活力,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回应。这一战略理念为全球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这种合作模式为“一带一路”沿线的53个国家(地区)和94个城市提供了广泛的合作与发展。

加快对外开放步伐,进一步推进科学跨越式发展,是当前辽宁外经贸事业的重要任务。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符合辽宁进一步对外开放、加强与俄罗斯、蒙古、东盟、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经贸合作与交流的目标和举措。可以说,通过“一带一路”进一步发展辽宁的对外贸易和经济事业是历史的必然。

辽宁“一带一路”机遇凸显六大优势
辽宁曾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据研究,中国有四条丝绸之路:沙漠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北方的草原丝绸之路从新疆的伊犁、吉萨和哈密出发,经过额济纳(内蒙古)、呼和浩特、大同、张北(河北)、赤城(河北)、宁城(内蒙古)、朝阳、义县和辽阳,然后经过朝鲜到达日本。辽宁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参与者。

辽宁是“一带一路”战略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支撑。2014年9月,中蒙俄三国元首会晤后,首次提出中蒙俄经济走廊的概念,这一经济带将成为中蒙俄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载体。蒙古国和中国的高层领导人选择了蒙古国的海港位于辽宁金州港(引用600190,求医问药),辽宁已成为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过程中经济通道的重要支撑。

辽宁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开放体系。首先,辽宁沿海经济带是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平台。其次,大连金浦新区是中国在东北亚开放合作的战略高地。第三,辽宁是中朝合作的主要渠道。中国和朝鲜已经在靠近丹东的卫华岛和黄金坪建立了合作区。这是辽宁与其他地区相比的独特区位优势。

辽宁有转移优势产能的工业基地。中亚国家资源丰富,能源、矿产等领域很可能成为中亚国家与中国未来经济合作的重要领域,而这些领域正是辽宁优势产业相对集中的领域。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发达,与沿线国家互补性强。“一带一路”战略为辽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带来了市场机遇。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给海上设备制造业带来了直接利益。辽宁可以利用海上丝绸之路带来的发展机遇,依托其海洋装备产业的综合技术优势,积极加强与东盟10国、新加坡等地的合作,开拓产业发展。

辽宁已经具备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互联基础。辽宁具有通往欧洲的铁路大通道优势,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奠定了大陆桥互通的优势。该通道于2008年首次投入使用,从营口港(引用600317,寻求医疗建议)开始,经满洲里到达俄罗斯和东欧,辐射到韩国、日本、东南亚和中国东部和西部沿海省份,向西到达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斯洛伐克、匈牙利和奥地利。最长的距离是14000公里,这完全符合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趋势。

经过7年的发展,该通道可实现每周5~6趟列车的稳定运行,居全国之首。通过这条通道,辽宁可以以营口港为节点,以环渤海为依托,建设面向东北亚的物流中心、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形成东北亚贸易、物流和金融的综合性国际物流枢纽。

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实现辽宁对外开放新格局
根据《战略规划》,结合辽宁“走出去”工作的实际情况,辽宁积极融入“一带一路”的建设思路是:紧紧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战略规划,明确战略目标,抓住新机遇,把握新要求,规划和定位辽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推进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布局的实施,确定与沿线国家的匹配点,加快实施“走出去”

加快三大渠道建设。依托中蒙俄经济走廊,积极推进三大走廊建设。
一是加快建设大连港的大型海上通道(报价601880,询价)等。,穿过南海,穿过印度尼西亚,辐射到南太平洋(报价601099,询价),并穿过白令海峡到达欧洲北极的东北航道(辽海欧洲)。

第二,重点建设从大连港和营口港开始,经满洲里和俄罗斯连接辽宁、山东、中国和欧洲的主要物流通道。
第三,积极争取建设一条从锦州港、丹东港到蒙古乔巴尔山,最后到欧洲(辽宁、蒙古、欧洲)的铁路出海通道。
通过“三大渠道”的开发建设,发展跨境物流,促进贸易和投资发展。突出大连、营口等重点港口城市的国际物流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对外贸易和经济合作平台。继续发挥俄罗斯远东犹太人自治州、哈巴罗夫斯克、普里摩斯基、伊尔库茨克和新西伯利亚、捷克格朗特欧洲商会、波兰投资署、罗马尼亚普拉霍瓦工商会、阿联酋中国联合会和辽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等建立的经贸合作平台的作用。

辽宁省将依托中俄边境贸易协调委员会、中蒙俄经贸合作协调会议、中国与中东欧地方领导人会议、新辽理事会、辽德巴福混委会等平台,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

频繁的“先动”促进了辽宁对外合作的全面发展
2015年,中国将全面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将进一步推进,为辽宁省加快“走出去”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围绕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辽宁对外贸易合作的总体布局是:除了开放中蒙俄韩日贸易通道外,巩固东盟,拓展俄罗斯,开放东欧。
继续巩固东盟市场。注重优化贸易结构,培育新的贸易增长点。以本钢、鞍钢、中板五矿、营口前进、中粮麦芽等重点企业为龙头,扩大钢板、铝材、轮胎、服装等产品出口。扩大水果、橡胶和化工产品的进口。

大力拓展俄罗斯市场。一是搭建平台。通过营口市和阿里巴巴集团为俄罗斯搭建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促进辽宁省与俄罗斯腹地贸易的全面融合。
第二是成立一家公司。在哈巴罗夫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等中心城市设立贸易公司,直接与辽宁省企业进行进出口贸易,然后从辽宁省向俄罗斯其他地区(州)经销和销售电子产品、食品和服装,从而开拓俄罗斯远东贸易市场。

第三是建立一个基地。依托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大力发展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在辽宁建设专用汽车生产基地,向俄罗斯远东和西伯利亚出口专用汽车及零部件,以投资促进贸易发展。

积极开拓东欧市场。利用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半成品或成品被加工并进口到中国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借助中CEEC国家地方领导人会议和辽宁省与友好省份西西里、波兰和捷克维索基纳的关系,我们将积极推动辽宁省向CEEC国家出口纺织品、玩具、陶瓷和工具,逐步扩大CEEC国家向辽宁省出口有色金属、机械、化工产品和药品。

重点支持东软集团在罗马尼亚的服务外包基地,提升与中东欧国家在现代服务业领域的合作水平。
布局九个园区,促进优势产业发展
2015年,辽宁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确定俄罗斯、蒙古和中东欧为重点工作方向,以推进海外工业园区建设为突破口,引导企业创新“走出去”方式,实现了工作重点目标的五个转变:单一项目向园区转化;从单项工程承包向综合总承包转变;从简单的出口转向投资和贸易一体化;从简单的市场化项目承包到国家对外援助捆绑项目;辽宁企业从简单的收购海外企业到获得技术、研发、建立全球营销网络,在“一带一路”有真正的市场,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和产业优势。

第一个是俄罗斯巴希科特斯坦的石化工业园。充分发挥辽宁省石化工业技术和产业优势,积极规划以海城石油机械集团为主体的企业在俄罗斯巴什科特斯坦联合建立石化工业园,实现资源互补、共同发展;

二是中俄尼古拉贸易物流保税园区。依托俄罗斯庶人集团在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地区建立中俄尼古拉贸易物流保税园区,推动辽宁省轻工业、建材、机电产品等产品进入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市场,带动辽宁企业参与俄罗斯东部发展战略;

第三,哈萨克斯坦远大建材工业园。依托沈阳远大集团建立以电梯为主的辽宁哈萨克斯坦工业园区,促进辽宁省装饰、建材等相关产品出口,拓展俄罗斯、白俄罗斯、东欧和中亚市场;

第四,蒙古浩特工业园。依托巴新铁路有限公司在蒙古国苏赫巴特省建立辽宁浩特工业园区,依托中蒙铁路建设和使用,发展煤化工、矿业、贸易、交通、物流等产业,建设工业园区,带动铁路沿线经济发展,促进辽宁省与蒙古国经贸合作;

第五,塞尔维亚汽车工业园。推动黄海汽车集团在塞尔维亚建立汽车装配和物流工业园,促进辽宁省汽车技术、生产设备和零部件出口;
第六,罗马尼亚辽宁工业园区。加快营口豫园集团在罗马尼亚建立建材纺织工业园。促进辽宁省优势产能向海外转移,提升辽宁省与中东欧合作水平;
第七,印尼辽宁镍铁工业园。依托辽宁抚顺汉旺工业集团和印度尼西亚印尼镍铁工业园,在CDB、中信保险等金融机构的支持下,推进省内合作企业股权投资,引导辽宁省内北方重工、沈阳TBEA(报价600089,咨询)、大连华瑞重工、本钢集团等企业进入园区,拉长镍合金产业链,带动辽宁省电力、冶金、钢铁、建材等行业大型成套设备出口;

八是印度特殊权力转换的综合工业园区。依托沈阳TBEA集团,在印度古吉拉特建立辽宁印度专项改造综合工业园,推动光伏等新能源进入园区,增加园区综合服务功能,加强和拓展印度及周边地区的输变电和新能源市场;

九是纳米比亚汽车装配物流园区。辽宁省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和装配主要是在黄海汽车公司引入非洲的。
标题:“一带一路”战略统领辽宁新开放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1117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