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28字,读完约4分钟
自去年以来,购房和贷款限制的放松,不仅限制了对房地产市场的刺激作用,也使其下行趋势难以改变。要实现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重视和突出商品房的住宅属性,继续严格控制投机性购房投资,让房价回归到符合价值的方向

财政部最近宣布,2014年全国土地销售收入为42940.3亿元,同比增长3.1%。从季度来看,第一季度增长40%,第二季度增长14.2%,第三季度增长0.5%,第四季度增长21.6%,呈逐季度下降趋势。这一变化与国家统计局2014年和2015年前两个月发布的宏观数据基本一致。统计显示,今年前两个月,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征地面积同比下降31.7%;中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量分别下降16.3%和15.8%。

不久前,一些媒体采访房地产行业权威人士时,受访者称宏观经济低迷拖累了房地产行业。然而,gdp、投资和房地产之间的关系真的是这样吗?
首先,就经济总量和增长率而言。与中国相近和可比的世界经济增长率低于3%;就数量而言,在速度上正在赶上中国的经济体与中国的水平相差甚远。如果中国经济增长率达到7.4%或7%,它仍将被贴上“低迷”的标签。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

第二,从投资增长的角度来看。201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分别为15.3%和10.5%;今年前两个月,这一比例分别为13.9%和10.4%。包括房地产开发投资在内的全社会投资增速快于房地产投资,这表明如果剔除房地产,全国投资增速甚至国内生产总值增速都将明显提高。可以看出,房地产确实拉低了国家投资,甚至经济增长率。另一方面,这也是一些地区长期过度依赖房地产和土地融资的结果或“后遗症”。

值得注意的是,自去年以来,我国许多城市相继取消购房贷款限制,中央银行也采取了改变首笔贷款认定、降息等一系列措施,相关部门和一些地方政府正在或计划出台新的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如增加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降低部分城市的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据悉,第二套房的按揭利率和首付比例将在近期下调。然而,这些措施如何影响住房市场?去年第四季度至今年前两个月的数据显示,自去年以来,购房和贷款限制的放松,不仅限制了对房地产市场的刺激作用,也使其下行趋势难以改变。但是,已经出台和即将出台的措施,其目的和效果与去年(房地产)类似,即在保持房价不跌不跌的基础上,采取优惠措施,促进商品房销售,实现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继续帮助地方经济发展。

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决定商品价格的是价值规律和供求关系。价格不能长期偏离价值,供求关系以支付能力为前提。过去,中国一些城市的房价上涨过快,有些已经超出了人们的承受能力。尽管从中国居民对住房改善的需求和城市化进程来看,当前的住房需求仍有很大潜力,但在近几个月一系列宽松政策的作用下,住房销售持续下滑,表明当前房地产市场确实已经到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包括调整公积金贷款额度在内的一些措施,并不能真正降低房价或减轻购房者的负担。如果某些地方的房价仍然太高,许多买不起房的人只能继续观望。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两会的新闻发布会上说,鼓励居民拥有自己的住房,提高他们对性住房的需求。因此,有关方面应该认识到,要实现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重视和突出商品房的住宅属性,继续严格控制投机性购房投资,让房价回归到符合价值的方向。以前从房地产获利的各方都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适应中国经济的新常态。

从长远来看,只有加快转型升级、结构调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多点支撑局面,国民经济才能长期持续发展,银行业和房地产业才能成为正常的产业,更多的人才能充分享受包括新建商品房在内的发展成果。(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标题:潘 ?:稳定房地产市场 须突出居住属性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1144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