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69字,读完约4分钟

要真正释放国有企业的活力,必须净化企业的发展生态,杜绝以权谋私、权钱交易、利益转移等腐败现象

最近,自十八大以来的第五轮中央巡视已经进入反馈阶段。根据中央检查工作领导小组的反馈,一些大型国有企业的腐败问题令人震惊。一些企业非法将利润给予民营企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一些企业领导人以较低的价格将运输业务交给他们自己或他们的亲戚朋友,这伤害了公众和私人;一些煤炭企业在消防项目中存在利润传递黑洞,甚至谎报消防项目...这些都反映出一些国有企业的腐败已经成为一种顽疾,急须刮骨解毒,猛药祛疖子。

国企改革必须搬除腐败绊脚石

反腐败也不例外,国有企业必须覆盖它。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对国有企业领导班子的监督,做好对国有企业的检查,加强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丰富的部门和岗位的监督。此前,中央纪委已将原第一纪检监察室改为第五纪检监察室,专门负责联系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央企业,并安排了13个专项检查组,重点检查中央企业和国有企业。中央政府的反腐决心和不断完善的制度设计推动了国有企业反腐向纵深发展。

国企改革必须搬除腐败绊脚石

从国有企业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在当前复杂的经济环境下,国有企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爬升阶段,迫切需要改革和释放活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与反腐倡廉似乎属于两个范畴,但实际上它们是紧密相连的。要真正释放国有企业的活力,必须净化企业发展生态,杜绝以权谋私、权钱交易、利益转移等腐败现象。中央检查工作领导小组的反馈显示,在中央铁拳反腐力度很大的情况下,国有企业的一些领导干部仍然没有停下来,腐败现象存在于企业改制、投资并购、产权转让等诸多环节,这些正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领域。如果腐败之风不能得到遏制,一些腐败分子就会打着改革的旗号谋取私利,改革的效果就会大大降低。

国企改革必须搬除腐败绊脚石

强有力的反腐败可以为国有企业改革保驾护航,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也是根除腐败的制度保障。通过梳理中央督查工作领导小组的反馈意见,可以发现,以权谋私、官商勾结、假公济私、垄断权力已经成为关键词,所有这些都与“权力”一词联系在一起。国有企业的领导不仅是党的干部,也是国有资产管理的委托代理人,他们应该勤勉尽责,充分发挥自己的创业才能。然而,一些人以权谋私,以权谋私,这表明国有企业仍然缺乏明晰的产权、委托代理关系和公司治理体系。深化改革和反腐败要同步推进,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让领导干部和高管不能控制的资源回归社会、公众和市场,为国有企业的发展奠定长期基础。

国企改革必须搬除腐败绊脚石

现代企业需要解决委托代理关系问题。经过长期努力,绝大多数国有企业建立了要素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实现了上市并接受了资本市场的考验。然而,一些企业的公司治理制度仍停留在类似阶段,与“协调运行、有效制衡”的要求相去甚远,由此产生了许多腐败问题。

国企改革必须搬除腐败绊脚石

“官方的仓库老鼠像水桶一样大,当人们打开仓库时,它不会离开。”国有资产不良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国有资产的产权管理不够清晰。国有资产属于全民所有,但如果管理不善,缺乏监督,很容易被经营者控制。为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加强以资本经营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管理体制”的思想,可谓至关重要。私有财产必须在秋天犯下,公共财产不应该被偷。各种财产权都应该得到充分保护。只有当产权保护体系配备了“铁牙铜牙”时,“官仓老鼠”才会无所遁形。这也表明,国有企业反腐败的根本出路在于深化改革,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国企改革必须搬除腐败绊脚石

反腐除顽疾,改革增添活力,这都是国有企业发展的福音。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中央企业,是共和国的长子,承载着中国人民的期望,肩负着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的重担。在这个时候,反腐败应该用来消除发展的绊脚石,改革应该用来创造新的发展前景。只有努力进取,才能看好国有资产这块绿色麦田,让人民共享丰厚的发展红利。

标题:国企改革必须搬除腐败绊脚石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11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