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48字,读完约4分钟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起事件不是食品安全事件,不会对行业产生重大影响

■我们的记者夏芳

当时,塑化剂事件对白酒行业的影响仍然历历在目。现在,白酒被“甜蜜素”所感染,这对已经处于寒冬的白酒行业无疑是雪上加霜。一篇关于白酒行业“新塑化剂危机”的演讲在业内流传。那么,检测白酒中的甜蜜素是食品安全问题还是别的什么?

多家酒企因“甜蜜素”遭曝光 专家称企业采标错误

对此,有业内人士向《证券日报》表示,甜蜜素不是食品安全问题,所以不用担心,甜蜜素事件不会像塑化剂事件那样影响整个白酒行业。

一些葡萄酒公司登上了船

国家质检总局质量黑名单

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日公布的不合格样品名单,共有278家白酒企业被列入质量黑名单。

据了解,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共制样3000批,涉及全国30个省(区、市)的1147家生产企业。本次抽样检验有177项、108批白酒甜味剂,占样品总数的3.6%。

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规定,根据国家相关食品安全标准和酒类产品标准,酒类中不得添加甜味剂,甜蜜素、糖精钠和安赛蜜是人工合成的甜味剂。不合格产品可能是由于生产企业添加甜蜜素、糖精钠、安赛蜜等甜味剂来调节口感,以降低成本,增加产品的口感,或者是由于其他原辅料使用不当造成的。

多家酒企因“甜蜜素”遭曝光 专家称企业采标错误

记者查看了278家不合格企业的名单,发现大部分都是本土葡萄酒企业,但值得注意的是,贵州茅台酒厂集团保健酒有限公司生产的“锦绣东方酒”、甘肃皇太酒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皇太天然酒(自然色6#窖)、吉林吉胜永新酿酒有限公司生产的老北京二锅头酒也在名单中。

多家酒企因“甜蜜素”遭曝光 专家称企业采标错误

对此,茅台保健酒公司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上述酒都是陈年老酒,“金秀东方品牌的产品很多,仅凭目前的信息是无法确定的,需要重新审核。”公司对基酒的检验仍然很严格,酱香型酒不应该有甜蜜素。

多家酒企因“甜蜜素”遭曝光 专家称企业采标错误

那么,检测白酒中的“甜蜜素”是否与食品安全有关?

对此,中国酒类协会副秘书长宋淑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现行白酒标准,不允许添加甜蜜素,一些企业添加甜蜜素主要是为了增加产品的口感。只要添加量在规定范围内,对人体无害。

多家酒企因“甜蜜素”遭曝光 专家称企业采标错误

企业中标错误

以酿造的酒为白葡萄酒

众所周知,甜蜜素是一种常见的甜味剂,它的化学名称是甜蜜素。氨基磺酸与环己胺(c6h11nh2)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是食品生产中常用的添加剂。它的甜度是蔗糖的30-40倍。如果消费者经常食用甜蜜素含量过高的饮料或其他食品,过量摄入会对人体的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危害,尤其是对新陈代谢和解毒能力较弱的老人、孕妇和儿童。

多家酒企因“甜蜜素”遭曝光 专家称企业采标错误

一次非人工添加的白酒塑化剂事件给白酒行业造成了重大损失,那么人工添加甜蜜素是否也会给行业带来深远的影响?

根据专家的意见,只要食品中添加的甜蜜素含量在允许范围内,对人体无害。有必要在酒中加入甜蜜素吗?既然它对人体健康无害,为什么不允许在酒中加入甜蜜素呢?

多家酒企因“甜蜜素”遭曝光 专家称企业采标错误

对此,宋淑玉表示,目前白酒标准不允许添加甜蜜素,但有些企业会针对产品的口味添加一些甜蜜素,只要是在安全范围内,就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但是,在标注时,不应标注为根据白酒标准生产,而应采用混合白酒标准。

多家酒企因“甜蜜素”遭曝光 专家称企业采标错误

宋淑玉表示,白酒企业在采用标准时犯了错误,白酒中甜蜜素的暴露不会对整个白酒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宋淑玉表示,暴露出来的企业主要是在采用标准方面比较混乱,没有按照规定执行标准,应该受到相关部门的处罚。

同样,酿酒大师、京之酒销售总经理赖表示,白酒标准中不允许添加甜味剂,如果添加,就不应该采用白酒标准。

赖安贵告诉《证券日报》,许多葡萄酒公司通常在低端葡萄酒中加入甜蜜素,以增加口感。只要在限定的标准范围内,对人体应该是安全的,但不能采用酒的标准,应采用勾兑酒的标准。

多家酒企因“甜蜜素”遭曝光 专家称企业采标错误

白酒专家肖表示,虽然这不是一起食品安全事故,但作为生产企业,消费者在产品标识方面不应有所隐瞒,这样消费者才能清楚了解消费情况,加大对违规企业的处罚力度。

标题:多家酒企因“甜蜜素”遭曝光 专家称企业采标错误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11737.html